庾獻仔細衡量了下自己的能力。
什么物理、化學、語文、英語之類的都不太管用了。
前世的九年義務教育,到最后果然還是要靠出賣自己的身體謀生。
悲涼。
庾獻無奈決定,繼續過打打殺殺的日子。
庾獻進了城濮邑,就四處打聽有沒有需要門客的家族。
誰料,抱著劍在城里逛了半天,庾獻意外的得知了一個消息。
城里有一支商隊,正在招募護送的人手,前往安邑。
庾獻有些意外。
居然這么順路?
仔細再一打聽,庾獻有些糾結了。
這支商隊除了前往魏地貿易,還護送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儒門碩果僅存的老頭,卜子夏。
卜子夏的牛逼之處,只用一句話就可以代表了。
他是唯一一個活到現在的“孔門十哲”,真正的孔門第一代弟子。
孔子的親傳弟子什么概念?
《論語》這本儒門經典,雖說是記錄的孔子的言行,但也是孔子的弟子們合伙編纂的。
里面也藏有弟子們的私貨。
做為孔門十哲之一的子夏,擁有對論語最直接的解釋權。
卜子夏設立了西河學派,教化不少弟子,甚至有人將他當做圣人。
漢末的時候,劉表賤兮兮的給朝廷打小報告黑劉焉,就用子夏在西河疑圣人的說法,點明益州人已經把劉焉當成了皇帝。
這老頭比孔子小四十四歲,如今已經快一百了。
就這身子骨,要想安穩的護送到安邑去,的確不是個輕松活。
負責護送卜子夏的是姬斯的使者。
他從魏地來的時候,還滿心輕松,覺得這趟差事不是什么難事。
如今魏子和趙子、韓子執掌龐大的晉國,就算是齊國也不敢輕易得罪。
誰想見到了卜子夏,使者才發現了最頭疼的問題。
這家伙實在太老了,完全就是個招不得惹不得的祖宗。
原本他還想的美美的,到時候和儒門的人假客氣一番,要是他們但凡有一點猶豫,就趕緊把事情推了走人。
誰想儒門那些家伙一聽說魏子看重儒學,想要拜卜子夏為師,二話不說就把老頭打包放車上了。
這使者算是倒了血霉,只得想法把這位老爺爺帶回安邑去。
如今儒門驅趕了墨者,在魯國一呼百應,這一路還算安全。
可是等出了衛國,使者就開始著慌了。
因為盜跖的后人縱橫在宋、魯、衛三國邊界,這幫家伙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萬一讓這老頭有個閃失,那姬斯非得砍了他的腦袋。
于是這個叫做程明的下大夫,只得暫且在城濮停留。
在衛國呆了一段時間,程明有了主意。
這衛國的地理位置特別好,處在幾大國之間,雖然不利于防御,但是卻非常適合商貿。
因此有不少來來往往的商隊,前往各地。
這些豪商和各處的流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足以保證一路的安全。
于是程明就打起了跟著商隊前行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