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小姐姐已經指明了任務主線,庾獻自然不敢耽擱。
他收拾了一翻,就提前就帶人前往典禮所在的場所。
位置是在郿城的東方,李儒特意征發了民夫,為董白筑起了受封壇。
庾獻大致看了下,這受封壇修筑的像個大舞臺。
按歷史上的記載,這次封拜很是顯赫。
——“于郿城東起壇,從廣二丈余,高五六尺,使白乘軒金華青蓋車,都尉、中郎將、刺史、二千石在郿者,各令乘軒簪筆為白導從,之壇上,使兄子璜為使者,授印綬。”
不過對于見慣了后世大場面的庾獻來說,這些也算不得什么。
庾獻看了看左右兩側,都整理的干干凈凈。有郿塢中的仆役,在上面鋪著各色各樣的坐席。
來觀禮的公卿沒有一個敢來遲的。他們都還沒入席,站成一堆一堆的,小聲寒暄著。
見到庾獻過來,公卿們紛紛見禮。
董家這場大事,袁家很給面子的都來了。
這次因為董家和袁家結盟,又因為董白和袁耀有婚約的關系,替董白授印的也換成了太仆袁基。
袁隗和董卓寒暄的的功夫,袁術引來了自己的獨子袁耀,給庾獻過了過目。
袁家的這個嫡子相貌平平,見到董卓時,很是恭敬有禮。
庾獻看著這小子頭上的綠字,再瞧瞧袁家一水的大紅名,心中感嘆。
小伙子還是太單純啊。
庾獻對這家伙也說不上有什么喜歡不喜歡的,反正犧牲的是董老賊的孫女,和自己沒啥關系。
過了一會兒,郿塢方向微微有些騷動。
眾人停下交談,一起向那邊看去。
就見一輛披朱掛紫,描龍繪鳳的鑲金大車在依仗的導引下緩緩駛來。
拉車的五匹白馬身披彩帶,脖圜金鈴,一個個看上去神駿不凡。
董白是貴女,除了有青蓋遮擋,還有帷幕隔塵。
眾多朝官在同僚們面前,不想表現得太過趨炎附勢,瞅了幾眼,就仍舊聊起之前的話題。
過了一會兒,車馬到來。
李儒指使著仆役,給公卿以下的兩千石發放毛筆。
這里有一個說法,叫做簪筆,就是表達恭敬的意思。
大致就相當于領導開會,不管說的有用沒用,都要帶著筆和小本本過去一樣。
簪筆的模樣十分逗比,毛筆的筆尖向前,夾在耳朵上。
很像是一個隨時要畫線的木匠。
這種儀式頗為傲慢,然而那些大臣卻不敢不從。
至于公卿們則沉默不語,反正這樣的尷尬落不到他們身上。
等到準備完畢,站成兩排。
停在跟前的馬車,才再次緩緩駛動。
等到馬車通過文武百官的隊列,那些大臣又都跟隨而上,陪著董白上到臺上。
董白先來拜見董卓。
庾獻仔細一瞧,就見一個盛裝打扮的少女站在那里。
十三四歲模樣,白凈的小臉上帶著一絲稚氣。
庾獻笑呵呵的瞧著,喲,還挺漂亮的。
庾獻這會兒也想明白了,難怪自己老觸發不了后續的任務呢。
任務在董白這兒,可不就成了自己的盲點了嗎?
這還是庾獻第一次見到這個美麗少女。
只是庾獻有些不解,老子附身董卓,馬上就要是爭霸天下的大格局了。
后續任務出在董白身上是什么鬼?
庾獻決定試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