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這是歷史上,三國時代極為有名的一則讖言。
千里草,合為一個“董”字。
十日卜,合起來近似一個“卓”字。
這一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讀,就是說董卓將不得生!
庾獻寫完將紙張吹干,隨后折疊起來。
李肅見庾獻忙完了,這才湊過來,好奇的問道,“不知道長給周尚書寫了一道什么符箓?”
庾獻哈哈一笑,“此物名為安漢符,我也不知道好用不好用。”
李肅原本還打算隨意恭維一下,一聽說“安漢符”這么酷炫的名字,直接就呵呵了。
李肅好心提醒了一句,“庾道長可要小心點,那周尚書不是個有心胸的人物,莫要惹怒了他。”
“放心吧。”
庾獻很淡定,周毖這貨根本就是藏在董卓陣營里的超級內鬼。
董卓的局面之所以如此被動,和他是脫不了關系的。
李肅拗不過他,想想反正這貨倒霉也和自己沒關系,當下不再多說,帶著庾獻在官道上疾馳,直奔尚書臺而去。
到了地方,李肅讓管亥等在外面,他則帶著庾獻報門而入。
門口的小吏驗完李肅的官印,客客氣氣的將他們引了進去。
在一間偏堂中,看到了正拿著李肅公文仔細的周毖。
庾獻對他一點也不眼生。
——畢竟是前一個劇本的大紅名,庾獻記得還是很熟的。
周毖正仔細看著李肅的公文,一抬頭,見兩人已經進來,趕緊起身客氣的招呼道,“中郎將一路辛苦,快快上座。”
李肅卻不敢隨意。
他連忙說道,“我這樣的粗魯武人,不過是出一把子力氣,哪里敢勞尚書費心。”
周毖雖然只是個六百石尚書,對李肅這個“比兩千石”的虎賁中郎將差了不少。不過官位什么的,都只是表面的東西。
如今漢朝的政治架構,一向是小官大用。
比如說六百石的刺史,就能讓兩千石的太守老老實實的。
在東漢時代,政務已經都落實到了尚書臺,在尚書中,甚至還有了主理三公事物的“三公曹”,主理兩千石事務的“兩千石曹”。
周毖為“常侍曹”尚書,這個就厲害了。
周毖的這個尚書,主理事務為御史臺,以及侍中,中常侍們,全都是要么位高,要么權重的部門。
董卓把周毖安排在這里,主要就是掌控朝中宮中的動向。
“尋訪川中妖道”的事情是董卓特意安排的,不然這件事兒,也輪不到周毖來處理。
李肅面對周毖的時候不是假客氣,而是真的慫的很。
周毖和李肅寒暄完后,蹙起眉頭看向庾獻,口中淡淡說道,“這就是那個什么川中妖道?”
李肅聽他的語氣生硬,果斷的遠離了庾獻一步,老老實實的答道,“不錯,我正是在川中尋訪到他。若是按照文和先生提供的分野,想來應該是他。”
周毖聞言,連忙笑著說道,“早就知道中郎將聞風望氣的本領,你既然覺得是,那想必是不錯的。等來日我就回報相國,然后讓溫候前來辨認。”
庾獻一聽,臉色微變。
當初庾小獻會被送到呂布那里,估計也是從此人這里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