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獻說完,帶著李肅離開了王允的司徒府。
這會兒月亮已經高掛,街上的行人也漸稀少。
雖說是快到宵禁的時候了,不過有李肅這個西涼軍的武官在,自然不怕這個。
李肅騎著馬,庾獻騎著豬。
兩人對著長街感慨,“想不到自從出了川中,竟有這番際遇。”
如今庾獻成了大漢的國師,李肅倒給庾獻做了下屬。
李肅想想,對庾獻說道,“倒是應了當初的話,如今我反要道長提攜了。”
庾獻嘆息了一聲,“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這個國師不過是董卓拿來欺騙天下人的幌子,說不準過些日子就被當成替罪羊給宰了。
李肅向庾獻詢問道,“國師確定要用李傕的兵?”
庾獻點點頭,“沒錯。”
李肅想了想,勸說道,“原本我不該多言,不過那李傕素來草包,他手下的兵馬根本不值一看。咱們何不趁著這個機會,從飛熊軍中挑點能用的精兵。”
庾獻對李傕的兵也沒抱多大期望,他的真正目的,只有徐晃一人。
庾獻不好對李肅明說,只得含糊道,“這里面有一份機緣,只是我還吃不太準。”
李肅聽說機緣這樣的事情,自然不再多話。
臨分別時,兩人約定,明日一早前往李傕的營地挑人。
第二天,李肅早早的來尋庾獻。
在他的帶領下,庾獻費了不小的工夫才找到了李傕的營地。
李傕顯然也聽說了此事,他對從自己兵馬中挑選道兵的事情表現得極為不配合。
具體體現在,這貨竟然連夜把兵營挪到了二十里外。
不過這些小動作根本改變不了大局。
在李肅的一路追蹤下,庾獻幾乎沒費什么力氣就找到了李傕的兵營。
有董卓的軍令在,李傕自然不敢違抗。
庾獻在簡單的打聽了一番后,就直接到了白波降人那里挑人。
在有心搜求之下,庾獻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徐晃納入名下。
庾獻心滿意足的又挑選了兩個營頭的士兵,這才在李傕殺人的目光中,從容離開。
李肅看了看手底下這些人,不由擔憂的向庾獻說道,“兩個營頭的士兵還是少了點。那搬山道人是為關東亂賊的大軍開路,后面還不知道有多少兵馬埋伏,一旦咱們運氣不好,說不準連全身而退都做不到。”
庾獻聽了無奈,“我倒也想多要點,可惜那樣一來,我就沒法把這些人劃為道兵了。到時候要是董相國直接讓徐榮、牛輔等人帶兵隨我出征,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接著庾獻寬慰,“兵少也不妨事,只要操練得當,仍舊能派上大用場。”
庾獻招攬道兵最主要是為了補充自己的殺伐之力,只要自己的殺伐之力足夠,他就能開啟那個逆天兵法“人馬如龍”了。
以往的時候庾獻開了“人馬如龍”,效果雖然顯著,但畢竟只是增強了自己。
可要知道“入馬如龍”本質上是個團戰兵法啊!
這是一個可以對大群士兵加持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