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獻拼命死撐著兵法,等到殺伐之力全都耗盡,這才聽天由命的帶著兩人就近躲藏起來。
董魔王橫征暴斂的所得,被人一掃而空。
這件事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這洛陽城中不乏能掐會算的高手,庾獻心中并不輕松。
一旦自己的行跡沒有被吞煙吐霧的兵法屏蔽,被人算出了根腳,那庾獻的處境就相當危急了。
第二日一早,心中忐忑的庾獻就出去打探情報。
整個洛陽城果然籠罩在肅殺的氛圍之中。
屯扎在城外的西涼兵主力已經進城,現在正在封堵四門,到處搜捕賊人。
城外只留下呂布帶著手下的并州兵抵御五色神牛。
庾獻想了想,沒有冒險出去查探,而是等到黃昏的時候,再次跑到猥瑣老頭賣小黃書的那個小巷。
庾獻蹲守了半天,都沒等到那個老不要臉,只能輕哼一聲,算他識相。
庾獻藏身的是一處官宦人家,他白日沒打聽到什么情報,卻在夜晚得到了點有用的東西。
根據這家男主人交代家里人的只言片語,似乎是尚書仆射皇甫酈闖出了滔天大禍,如今被拿入天牢問罪。
董卓還給皇甫嵩修書一封,征他來做城門校尉。
這其中的磨刀霍霍之意,路人皆知。
雖然這家男主人信誓旦旦,左將軍不會前來送死,不過庾獻卻不以為然。
在歷史上,不管是皇甫嵩還是朱懏,都有著政治投機的一面。
他們過于相信自己對游戲規則的理解,總以為憑借著圓熟的政治手腕,自己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面對董卓的征召,皇甫嵩不顧長史梁衍的勸說,直接甩下了三萬大軍跑回朝堂。
朱懏在董卓死后,逃竄到了關東。徐州刺史陶謙出于削弱袁紹的目的,打算讓朱懏做主帥,單獨拉出一支勢力來。
當時參與這波謀劃的有,徐州刺史陶謙,前揚州刺史周乾,瑯琊國相陰德,東海國相劉馗,彭城國相汲廉、北海國相孔融、沛國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
可以說的上,既有地方上的大把實權派參與,又有名流豪紳鼓動聲勢。
然而當時執掌朝堂的李傕,只是用一封書信和太仆的官位,就把朱懏騙了回去。
于是他們被人親切的稱呼為“漢末雙傻”。
悲哀的是,皇甫嵩和朱懏這對“漢末雙傻”,此時已經成了大漢朝堂的最后的指望……
庾獻對這場朝爭興趣不大,若是董卓嚴酷的鎮壓漢臣,沒準還能引出那個南匈奴背后的黑手。
庾獻對此反倒是樂見其成的。
……
董卓相府自從被庾獻偷了“一斗”就開始閉門大索。
董魔王甚至都沒心思在皇宮尋歡作樂了,這幾天一直在家中殺氣森森的捉拿內賊。
按照郎中令李儒的說法,想要在相府之中偷走那么大一筆物資,沒有人幫助那是不可能的。
東西放在“一斗”之中的時候沉重無比,就算是天生神力也未必能撼動分毫。
可若是把東西拿出來運出府外,光是馬車就得浩浩蕩蕩的用上數十輛。
這么大動靜,整個相府的守衛怎么可能會全無反應?
董卓找人百般推算無果,一時間相府之中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