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此話一出,眾人皆都驚愕。
呂布卻面露喜色,他狼目四顧,哈哈一笑,“文遠審時度勢,與我想法暗合。”
眾將這才弄明白呂布的意思。
他們主公這是打算要單干啊。
并州兵和西涼兵本身矛盾重重,只是在天下為敵的壓力下,這才彼此緊密聯合,此時被呂布一說,俱都有些心動。
呂布麾下八健將大多是有勇無謀之輩,聽張遼說的有道理,又紛紛改口,“文遠說的有道理,咱們在西涼兵那里可受了不少氣。以后再也不能給人當孫子了。”
結果這番話出,又有一人默不作聲。
呂布一瞧那人,不由慎重起來。
這次反對的竟然是都督高順。
高順身為呂布副將,地位比較特殊。
呂布極愛騎兵,進攻時最愛輕兵急進。
可是單靠騎兵鋒利卻脆弱的攻擊力,很難給敵人造成重創。這樣一來麾下的步兵就需要另有重將帶領。
高順,就是那個人!
也可以說,高順正是并州軍中呂布麾下第一人。
而且呂布對高順的忠誠十分了解,后來郝萌捉奸的時候,呂布露著蛋蛋半夜爬墻而走,唯一投奔的就是高順的軍營。
呂布當即皺眉問道,“你是怎么看的?”
眾將的目光,也都齊刷刷的看向高順。
高順為人嚴謹整肅,整張臉也有些不茍言笑。
平日里雖然話不多,但是每有所言,眾將都會側目。
高順看了呂布一眼,拱拱手說道,“卑職不懂什么韜略,也沒有將軍這樣的氣魄,難免有見識不明的地方。我的兵法是‘不動如山’,心如磐石不二。如今的局面混亂不堪,倉促加入其中,未必有什么好處。以亂易整,不武。我等不如靜觀其變。”
聽了高順此言,眾將也覺得很有道理。
他們本身就沒有什么謀算。
對他們來說,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自謀出路雖然聽上去很爽,但也讓人心里沒著沒落的。
于是眾將又改主意了,他們紛紛贊嘆道,“都督這是持重之言!咱們并州軍遠離本土,無依無靠。洛陽城如今缺糧,現在就倉促起事,談何容易。再說,關東聯軍離的近切,咱們現在扯旗,只怕兩面為敵,到時候就太狼狽了。”
呂布本就是狐疑多猜的性子,被眾人一說,頓時猶豫起來。
他不甘心的看向張遼,“文遠,覺得呢?”
張遼素來是審時度勢之人。
若是初時,呂布能支持自己的想法,又有諸將盲從,或許還能一鼓作氣,做成一番大事。可如今諸將疑惑,呂布動搖,就算勉強起事,也會畏首畏尾,難以成事。
張遼很快拿定主意,當即恭敬的說道,“都督說的大有道理,末將也贊成先觀望一番。”
呂布性格輕剽,勇于決斷,但是卻沒有堅韌的恒心,聽到連唯一的支持者張遼都打了退堂鼓,呂布剛剛點燃的那點雄心頓時熄滅了。
他臉上有些掛不住,一臉氣急敗壞的看向諸將,“那如今這局面,該如何是好。”
魏續見狀,主動建議道,“主公,咱們先把兵馬收住。然后趕緊派斥候去相府打聽下動向。若是有什么變故,咱們也好做出反應。”
呂布正要說好,張遼微微思索,在旁補充道,“魏將軍說的有理,不過既然咱們不參與這場變亂,自然要把戲做足。所以咱們派出去的,不該是斥候,而是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