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徐晃的才略,自然對庾獻的想法心領神會。
除了護送那些百姓去漢中,庾獻要的,還有那三千精銳兵馬!
有充足的難民挑選青壯,補充士兵還算容易,但是想要有足夠的武裝和補給,單純依靠董白的支援肯定是不夠的。
那就要以戰養戰,一路圍剿賊寇,才能做到這一點。
徐晃神色毅然的說道,“弟子知道該怎么做。”
庾獻很是欣慰,他又提醒了一句,“你不要小瞧那些沿途的賊寇。要知道,你是不能輸的。你只要輸一次,就一無所有,很難再形成規模。那時候為師的計劃,也會受到干擾。”
徐晃抱拳說道,“弟子明白。弟子絕對不會讓師父失望的。”
庾獻也替董白承諾了一句,“若你能做成此事,憑借救護百姓,誅殺流賊的功勞,也足以封侯。”
徐晃大喜過望,匆匆去做準備。
第二日一早,徐晃就騎著赤焰駒,帶著手下的道兵離去。
庾獻見了董白,將葫蘆中的眾人放出。
蔡琰見到董白又驚又喜,董白也因為見到一個熟悉的人,心中踏實不少。
至于曹操的那些姬妾,庾獻只對董白說了她們的身份。
徐晃走后,這里的防務就由李肅接管。
他本來就是虎賁中郎將,雖然擔任的是虛職,但也讓這里的西涼兵敬畏不已。
李肅去統計了一番,回來說道,“我看了看,相府中跟出來的士兵有四百來個。還有五十多個侍女、仆役。大多數人的兵器鎧甲都不完備。至于能吃的東西,更是所剩無幾。”
董白對這些事情懵懂無知,只眼巴巴的瞧著庾獻。
庾獻正思索著,李肅主動問道,“我聽說相國讓各路兵馬向澠池集合,咱們要不要向澠池進發,去找董相國?只要尋到了西涼兵主力,天塌了就有高個子頂著。”
庾獻聞言搖頭,“只怕咱們趕去了也來不及了。再說,董相國是深通兵法的人,他傳言聚兵澠池或許只是個幌子。澠池以東尚有函谷關可以一戰,他沒必要逃的那么深。”
李肅的反應也很快,“你的意思是,咱們很可能在函谷關就能遇到相國的埋伏?”
庾獻說道,“**不離十。所以咱們在去函谷之前就得做好準備。”
李肅有些摸不到頭腦,“這還有什么需要準備的?”
庾獻輕輕一笑,看著李肅說道,“董相國在洛陽吃了虧,必然要用一場勝仗鼓舞士氣。若是他們嚴陣以待的時候,你帶著這么一群殘兵敗將出現在眾人面前,恐怕李將軍再也不會被重用了。”
李肅猛然一拍腦袋。
他正要說什么,庾獻又慢慢說道,“你可能不知道,董相國深信董白身負王命,董白在西涼軍上下心中,地位也很特殊。你狼狽些也就罷了,若是讓董白也這般狼狽,恐怕會動搖西涼軍內部的信念。若是他們不再相信董家人有王命,那么一旦出現挫折,就會輕易背叛。”
李肅趕緊問道,“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董白立刻又眼巴巴的看向庾獻。
庾獻對未來的路線還是比較明晰的。
在歷史上,關東聯軍一直心懷鬼胎,按兵不動。出兵向洛陽進發的,只有孫堅和曹操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