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道“人嘛,只要不是辟谷后餐風飲露的仙人,即便實力強橫到二十等徹侯的武膽武者,也不能斷絕五谷雜糧。民以食為天,耕作如何就是不體面的活兒了”
寧燕試圖解釋。
“主公,與體面無關,而是”
沈棠知道寧燕的理解還停留在固有印象上,笑著截住她的話“圖南,不要心急,是我沒說清楚。言靈耕作與你所知的躬耕可不同,一人之力甚至能供應千人之軍。”
一人之力
供應千人之軍
寧燕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荒誕,但她畢竟是聰明人,這第二反應,她就想到沈棠率領孤軍深入十烏腹地月余,將人鬧了個底朝天還能全身而退的英勇事跡。
外人只覺沈棠膽子大,跑人家大后方還不迷路,打下赫赫戰績,全然沒想過后勤糧草問題。即便想到,多半也會猜測她是就糧于敵,用敵人的糧食解決己方的危機。
至于她為何能神操作,精準找到敵人老巢,及時抄了人家的糧倉保證食物不斷
這就不得而知了。
在不知真相前提下,就糧于敵最符合邏輯,而沈棠這話卻給了寧燕另一個思路
大軍之中,有人能言靈化糧。
完完全全做到自給自足
沒了糧草供應的約束,這支千人規模的急行軍再無后顧之憂,機動性徹底拉滿。
難怪敵人連他們影子都沒抓住。
合著真相在這里
一瞬間,她心跳如鼓。
袖中雙手因激動而輕顫。
行軍打仗拼的是什么
雙方統帥指揮全局的能力、軍師的智謀、軍陣的戰力、兵馬規模還是軍械威力
它們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比拼兩方勢力的底蘊,誰的糧草輜重供給線最穩定安全。一旦一方糧草供應不上,再被敵人圍困,勝負便沒了懸念。
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一時間,寧燕滿腦子打仗后勤。
沈棠輕咳一聲將她思緒拉回“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培養她們也不是圖她們一輩子隨軍當糧倉但人從生到死,卻是一輩子離不開糧食。倘若有言靈輔佐,讓一成人耕作一年,收成交完賦稅,剩余糧食養活一家老小還年年有余糧,不再看天吃飯”
“再無餓殍枕藉、赤地千里的慘狀。”前所未有得認真,“這才是我想要的。”
寧燕聞言一怔。
這大概就是沈棠與他人的不同。
倘若言靈有利農耕,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有這利器,打仗還不開掛,但沈棠想到的卻是有多少庶民不用再餓死。打仗要死人的,而她希望更多人因它而活。
寧燕勉強平穩呼吸。
“主公仁善。”
新人寥嘉更是肅然起敬。
不為別的,只為沈棠有這一份心。
本來就高的好感度又漲了一截。
不免在心中暗暗地道祈元良走了什么運道,竟真讓他找到這么個小圣人
是的,這就是祈善的擇主標準。
寥嘉還一度嗤笑他天真。
自個兒一肚子壞水,還想找個活圣人當主公輔佐也不怕二人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這不是自虐么
寥嘉剛聽到沈棠的好名聲,起初是不信的,再到慢慢質疑,最后將信將疑,直至沈棠那番話才真正打消疑慮。他毫無戒備的一番心理活動,自然被顧池全部聽過去。
顧池“”
自家主公真是“害人不淺”。
待寧燕坐下,荀貞才開口“主公,這般文心文士,除了您與令德,并無他例。如何修煉,尚需摸索。貞提議,不妨先搜羅天時、氣節、農耕、耕具有關的言靈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