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家主對視一眼,交換了眼神。
康年心下生出些納悶。
這位寧家主怎么看著興致不太高
殊不知,寧家主正在想他的女兒寧圖南,正愁用什么態度面對這個女兒。他們父女關系算不上多好,倒不是他苛待或者不喜寧燕,這是世家父女關系最常見的狀態。他是威嚴的大家長,有太多事情等著他處理周旋,少有的時間也是用在培養兒子上面。
至于女兒
她們的人生軌跡從出生起就注定。
為了家族,與門當戶對的人家聯姻。
作為傳統大家長,他也不習慣跟兒女親昵相處,寧燕的聰慧讓他自豪的同時也有些遺憾。她天賦越優秀出眾,越襯得幾個兒子木訥平庸。為刺激幾個兒子知恥而后勇,他默許寧燕跟著幾個兄弟一塊兒啟蒙,讓兒子們看看一個無法修煉的妹妹,靠著自身天資悟性,學業上都能超過他們,甚至是遠遠甩身后,他們難道沒有一絲絲的羞恥
最年長的一個甚至還有文心輔助。
如此還比不過親妹妹
這一舉動確實有些成效,但無形中也讓兄妹感情很疏離,甚至隱約帶著些仇視。準確來說是長子對寧燕單方面仇視和不喜。
也是長子提醒他寧燕年歲大了,再過兩年就能及笄議親,她該學的是如何當好一個世家宗婦、世家主母,掌管中饋、打理內宅、交際各家、生兒育女和相夫教子才是她應該學的。念書太多只會讓她心高氣傲,影響夫婦感情和諧。寧家主為此猶豫了兩日。
他讓寧燕母親好好教導寧燕如何管家。
禁止寧燕出入族學和他的書房。
及笄前,寧燕議親。
相看各家都不合適,最后與宴安定下婚約,宴安家中人丁簡單,其父乃是辛國第一名士,桃李滿天下,受士人追捧。也不知寧燕怎么說通宴安,其父出面,以“讓兩個孩子培養感情”為借口,允許寧燕女扮男裝,進入他的書院求學歷練,寧家主答應了。
既然寧燕注定是宴氏婦,宴安之父是她未來公爹,自然能插手此事。寧家主答應的時候,心中也松了口氣因為將寧燕當磨刀石,又因為長子狹隘的心胸,這讓他對寧燕帶著愧疚,如今兩全其美,再好不過。
待女兒也當母親,她或許會體諒自己。
求學那些年,寧燕基本不回來。
父女倆最后兩次見面,一次是寧燕回來備嫁,他在原有的嫁妝上又添厚了兩成,算作彌補,一次是寧燕和宴安小夫妻三日回門。他叮囑宴安好好對待寧燕,之后寧燕便隨著宴安離開。再之后,陸陸續續發生很多事情,局勢一再混沌,父女倆聯系更少了。
他不知道女婿宴安身死之后,寧燕有無想過投奔家族尋求庇護,但父女倆都清楚,即便寧燕那時候躲開重重追殺回來了,寧氏給予的未必是庇護,還可能是避嫌,甚至是將寧燕交出去,免得引火燒身被抄家滅門。
這些年,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陸續將族中事物交給長子打理,以長子的心性,不像是能容下給家族帶來危機的外嫁女。聰慧如寧燕,她沒有選擇回寧氏,情理之中。
理智知道,但感情上仍惆悵。
特別是沈棠兩次提及寧燕,話里話外都表明這個女兒跟他記憶中大不同的時候,他就知道寧燕跟寧氏感情寥寥。若她還有幾分顧念,沈棠將世家折騰得雞飛狗跳,寧氏不至于連一點內幕都無。如今這局面,讓他不知該怎么面對寧燕。故而,愁眉不展。
更愁的是
寧燕也不喜她的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