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軀體的腦子就是好使,他腦中剛萌生這念頭,安安靜靜縮在角落的記憶瞬間翻動,眨眼便找到答案“因為還不夠。”
沈棠也好奇“什么不夠”
孫子也急切拉著他袖子。
“是孫兒醫術還不夠”
董老醫師嘆氣“你治好多少人”
他想起來第一次做夢的場景。
這么多年,他很少夢見當學徒的時光。
但那天卻罕見夢到了,彼時的自己跟在隔壁老大娘身邊,手中提著一串爹娘準備的臘肉、幾條風干的魚。老大娘腿腳有毛病,一到風雨天就隱隱作痛,故而步伐很慢。
她在他耳邊絮絮叨叨叮囑娃啊,上門之后,一定記得嘴甜,張嘴喊人要響亮,看到什么活兒你就去干,不要偷懶。你要將人當親爹還要親,人家才會教你真本事。你阿姊幫你打聽過,他早幾年死了兒子,一身本事沒人學,你一定要機靈懂不
少年的董老醫師重重點頭。
老大娘口中的“阿姊”是她閨女。
嫁給了鎮子里的人家。
半年前,婆家隔壁搬來一個老醫師。
兩家走動多了,街坊鄰里才知這個老醫師是宮廷醫署出來的,積蓄多,本事好,就是性格古怪。他在宮廷當差的時候,家中兩個孫輩偶感風寒,被兒子請來的廉價庸醫用錯藥,醫死了。沒多久,喪妻又喪子
老醫師輕易不給人看診。
寂寞的時候也感慨膝下凄涼無人繼承。
阿姊聽說這事兒,推薦了董老醫師。
于是,他就提著束脩來上門了。
老醫師性格確實古怪難伺候。
董老醫師畢恭畢敬伺候了數年,擺出給對方養老送終摔盆的架勢,對方才松口,一邊教一邊帶著他到處給人看診,有免費的,有收費的,每次都讓他在一旁好好看著。
他學得差不多的時候,老醫師也走到盡頭。最后半年都是在病榻度過的,整個人很虛弱,有什么都是躺床上口授。董老醫師始終恭敬孝順,擦背穿衣喂飯,親力親為。
某天,老醫師突然精神奕奕。
不需要攙扶也能自己做起,抬手招呼打水進來的徒弟,難得露出點兒笑意。
道兒,來。
師父怎么起來了
董老醫師將水盆放在一旁。
老醫師沖他伸出手把脈。
董老醫師茫然又不解,仍依言照做。
老醫師記住這個脈象。
董老醫師便覺得不太妙,心下咯噔。
他砰得一聲跪在老醫師的病榻前。
老醫師緊緊抓著他的肩膀,力道之重不似絕脈之人,嚴肅道你記住了嗎
記、記住了
牢牢記住它
說完這幾個字,老醫師仿佛泄氣皮球,力道斷崖式下跌,面上滿是疲態,指揮董老醫師將自己早就準備好的壽衣取來,穿上之后躺回去,平靜接受即將到來的死亡。
半個時辰后,呼吸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