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立了王儲就堅定選擇。
現在左右搖擺,情況可比五年前更嚴重當年吳賢成年兒子也就長子和次子,如今成年的又多了兩三個庶子。不立身為大宗的嫡長子,便意味著其余小宗都有機會了。
“他因小失大就算了,反正也不是我家事,但連累我的錢和糧失蹤,他有病啊”
沈棠終于還是忍不住罵了出來。
潛伏到高國的內線傳回消息,這批借道的糧草金銀是假借高國境內大商賈的名義,最后會偷偷運輸至北漠境內。偏偏沈棠動作夠快,寫信給吳賢,吳賢收到就派人攔截。
最后在邊境郡縣攔截成功。
然后
它們就被私吞了。
更準確來說,糧草被燒了,金銀被私吞了,督辦這樁任務的人是王太子心腹屬官。燒糧草的人只想借刀殺人,借此將東宮給整下去,但沒想到東宮這邊直接將金銀藏了。
反手誣告燒糧之人竊走巨款。
內線傳來情報的時候,高國朝堂還因為這事兒在扯頭花,因為吳賢成年兒子都扯進去了。當吳賢得知具體損失多少糧草金銀,瞬間打消自掏腰包補上的決定,直接擺爛。
嘴上喊口號,行動沒有一點兒。
他總不能將兒子推出去背鍋
再者,他只是答應幫沈棠攔截,但沒保證那批糧草金銀萬無一失啊沈棠讓康國鴻臚寺催了又催,高國拖拖拉拉不給準確回復,直到徹底拖不住了才回了信。這封回信也很有意思,委婉地告訴沈棠,雖然她失去了糧食、失去了大批金銀,但有得必有失。
不妨往好處想想,至少這批東西攔截成功,也沒入了北漠的口袋,沒有便宜敵人
敵人沒有增強,己方就不存在削弱。
嗯,無功無過吧。
沈棠只能用一個詞表達心情。
“淦啊,吳昭德”
她想用最優美的語言問候吳賢全家。
這會兒,她都懷疑糧草根本沒有被燒,說不定在起火前就被人來了一出偷梁換柱。
殿內橫梁的灰都要被她震下來了。
欒信溫聲寬慰“主上且息怒,至少高國目前沒有與北漠勾結夾擊我等的打算。”
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跟北漠開戰的同時再跟高國作戰,國庫額外耗費的資金恐是金栗郡損失的百十倍
“吳昭德”
遲早要恁死這個孫子
吞下去多少,百十倍給她吐出來
欒信見沈棠闔上眼眸深呼吸,壓下激蕩的情緒,便知道這事兒暫時過了。他這才放心說了另一樁勉強算好消息的消息“高國境內這兩年也不平穩,吳國主在子嗣方面搖擺不定,諸子暗中與朝中臣子交往甚密。特別是那位王太子,身邊似有高人給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