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守將有問題
他不惜先斬后奏再請罪。
守將終于是憋不住,道出一個讓晁廉二人震驚的真相,道“非是末將有意隱瞞,而是事情著實蹊蹺。在冊兵丁還是寫多,實際上的人數比這個還少這人都逃了啊”
“兵丁多為折沖府的,怎么會”
方衍與晁廉對視了一眼。
完全不相信為什么會是“逃”。
總不能是因為北漠一戰動搖了軍心
這也不對啊,北漠之戰除了中途有謠言沸沸揚揚,其他時候都是康國占上風。民間輿論又有王庭盯著,庶民都沒動,折沖府的兵丁逃什么除此之外,折沖府的兵丁還是康國精挑細選后的精銳,不可能輕易當逃兵。
“當真不是臨時征召的”
守將道“不是。”
新招募的士兵反而氣勢高昂,他們全都是上南郡的子弟兵,家人親戚乃至分到的田產都在這里,他們無路可逃。然而話又說回來,此前折沖府逃跑的兵丁也是本地人士。
這事兒就透著股怪異。
“大多都是近幾日消失不見的。”
“在此之前,一切正常。”
“末將暗中查訪也沒發現任何怪異,這些兵丁逃跑像是早就計劃好的。原以為他們是被敵人暗殺,但調查發現是他們自己離開的,并未通知或者帶走親屬。”守將哪里敢在這個節骨眼兒將事情大肆宣揚他只能小心翼翼瞞著,生怕這會引起大范圍的兵變。
他見晁廉二人面色凝重,不解。
“主上派晁將軍來,不是因為此事”
晁廉二人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不是因為這事兒,甚至沈棠都沒收到丁點兒風聲。
守將暗暗吸了口冷氣。
小聲問“現在還來得及嗎”
晁將軍帶來的人手似乎不太夠啊。
方衍當機立斷“城中還有多少世家”
人手不夠就跟他們借。
上南郡接近二十年沒怎么被戰火波及,除了原先的本地士族,還搬來不少小族。康國建立之后將他們削了一波,但只收走了他們的田產和隱瞞的佃戶,其他都沒怎么動。
各家湊一湊,也能湊個千人。
守將道“以前的都在。”
方衍“還有什么話,別支支吾吾。”
守將心一橫都說了“各家對王庭安排頗有微詞,這次怕是不會下場幫忙解圍。”
這就涉及康國官員任命的規則。
原則上官員都是異地人士,甚至連小小胥吏也不允許本籍人士在當地上任,后者至少要隔一個縣。在任的官員不允許與本地通婚,納妾也不允許,監察御史會盯著他們。
此舉有助于防范地頭蛇勢力膨脹,一定程度避免官官相護的腐敗,對康國朝廷的管理是有利的。如此一來,地頭蛇就不舒服了。
谷仁在任那些年,他的手腕柔中帶剛,限制本地世家大族勢力的同時又不會徹底激怒他們,也給予了好處。雙方在主體與菟絲花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相較于吳賢,谷仁對世家的依賴沒那么大,受掣程度也輕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