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
嘩啦
吳賢渾身覆血,他剛才險些被偷襲的骷髏砍成兩半,要不是避開了要害,這會兒尸體都要涼了。隨著力氣耗盡,愈發力不從心。
沈棠
她這話可沒有撒謊。
丟了武器的骷髏武卒雙手掩面。
他們被這些骷髏武卒折騰夠嗆,幾乎每一次呼吸都會有眼熟的袍澤倒下,身軀插滿一根根慘白骨頭。鮮血噴濺到骷髏武卒骨骼上還會被瞬間吸收,后者行動愈發得靈活。
經過吳賢提醒,公西仇也后知后覺。
看著跟蟑螂一樣殺不盡的骷髏大軍,沈棠這會兒又被削弱了武力值,只能選擇啟動這個看似荒誕的計劃。即墨秋負責擒賊先擒王,跟公西仇一起直逼敵軍首腦,沈棠在他出發之前還給他施加幾道增幅言靈去吧。
沈棠大喜,精神一震你說誰
吹錯沒啥,但丟臉丟到三軍陣前很要命。
即墨秋點頭您知道的。
倏忽靈光一閃,沈棠想起這樁數年前的小插曲,只可惜,唯一聽過“渡魂”的大活人就是顧池。沈棠找他要工尺譜,顧池一時半會兒哪里給得出來他只是聽過一次,僅憑記憶將“渡魂”完全復刻,實在是為難他了。
他一拍大腿“果然邪門”
打開曲譜,低頭細看。
即墨秋眸光隱約閃過一絲絲激動。
正常情況下,聲音確實是戰時傳遞速度效率最高的法子,例如鼓聲不僅能振奮三軍軍心,還能根據不同的節奏鼓點命令大軍進攻、撤退,將作戰節奏把握在手中。
明明是安撫亡魂的哀樂,此曲卻不見丁點兒沉重、悲戚與傷感,更無一絲悵然纏繞心頭,有的只是一種亢奮、豁達、瀟灑。笛聲鉆入耳畔瞬間,連沉重肉身也輕盈三分。
這時,寧燕耳尖聽到一串嗚嗚聲,乍一聽像是風聲,細聽更像是人在哭。那聲音幽怨哀哀怨怨,似有訴不盡的委屈和傷心,聽得人鼻尖微酸。追查聲音來源,竟是骷髏
褚曜早年有些奇思妙想,認為“樂聲”不該僅限于此,或許能達到其他文心言靈一樣的增幅效果,只是收效甚微,始終停留在理論層次。不過他也循著這條思路開辟了其他賽道,不打仗則已,一打仗就一定要下場沖鋒。
時間超過了骷髏復原的最長時間。
幾具,十幾具,幾十具,上百具
他自個兒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表面看著冷靜沉穩,內在早就殺紅眼。
寧燕緊張攥緊拳頭。
不多會兒的功夫,笛聲進入第四遍,這次的范圍比第三遍更大,覆蓋了大坑,觸及到了高國戰場。或許是思想更單純,執念更輕的緣故,第三波骷髏受影響最晚,反應卻是最大的。當它們脫離本能驅使,四下張望看清身處地區,抱頭大喊大叫,情緒激動。
出于慎重問了句“主上有幾分把握”
擴散范圍的同時,影響也加倍。
唉,私下吹奏效果就不用說了,沈棠期待中的游魚出聽沒有等來,倒是等來了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輩子頭一次知道后面兩個成語能這么寫實沈棠氣得將笛子掰了。
自然是因為一句無心之言。
樂理再差的人,翻來覆去只練習一首曲子的話,只要肯花時間精力也能吹得不錯。
不是,發生了啥
嗚嗚嗚嗚嗚
追殺吳賢的骷髏突然散架,毫無預兆。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二:一c零二::四八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