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只能給出這個承諾了。
搖頭嘆道“回首來時路,物是人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羋氏這個兒子有點腦子,但不多。
沒有吳賢壓陣,羋氏的出身短板一展無余,各地駐軍武將多為世家出身,少數幾個寒門庶民,也與世家有姻親關系。新任國主的命令出了王都,根本沒幾個人聽從。
這些武將都有各自私屬部曲。
愿意聽從吳賢,不代表會聽吳賢的兒子。
哼,沒出身沒背景又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懂規矩想靠所謂國主身份使喚他們賣命天真他老子吳賢都要給好處哄著,他算什么雞毛令箭不行,唯錢糧動人心
因此,當王庭調兵命令傳達各地州郡武將手中,這些兵馬反應有趣。稍微給面子的,意思意思打發幾百上千新招募的兵丁,這些兵丁當炮灰都夠嗆;脾氣好點兒的,裝病拖延或者截殺使者,完全當沒這回事;那些一點面子不給的,直接將調令踩在腳下。
一番折騰下來,湊出來的兵馬不過五千。
這點兵力再分散三路,還夠什么
甚至不夠康國兵馬塞牙縫的。
沈棠這邊每隔一天都能收到前線戰報,也驚異于高國的擺爛行為“真沒有詐”
別不是請君入甕吧
先用連勝放松她的警惕,誘導己方兵馬求功心切,待各部分脫離大部隊,冷不丁集中兵力蠶食一時間,沈棠腦中閃過草叢跳出伏兵偷襲的畫面,警報器嘀嘀作響
她拍桌道“不可掉以輕心下發命令,讓大軍緩慢推進,別跟脫韁野馬一樣撒瘋狂奔。高國這幫人或有陰謀等著咱們”
寧燕“或許,不用想這么復雜。”
某些時候,敵人的強大都源于自身想象。
沈棠問“怎么回事”
“根據子虛烏有傳回來的情報來看,高國各地兵馬陽奉陰違,從咱們拒絕高國和談開始,高國百官上朝的人逐日遞減,稱病告假、閉門不出,現在還上值的官員不足五成。剩下的這些基本沒什么實權,只是做做樣子。”
這些消息都是子虛烏有打聽到的。
文士之道圓滿后,寧燕發現自己又能召喚兩道化身,跟它們聯絡也沒了限制,本尊甚至能短時間操控文氣化身。一心三用的感覺極其微妙,初時還不習慣,花個日就熟悉了。其他驚喜還在陸續探索中。為了消息的準確性,她還讓子虛烏有輾轉各地互相印證。
沈棠“如此荒唐”
“吳昭德倚重這些武將,大方給了兵權,默許他們繼續豢養,擴大兵馬。各地互相制衡競爭。此舉固然能提高戰力,但也有極大弊端,武卒認將不認主。哪怕他們吃的軍餉是高國給。吳昭德正值盛年壓得住這些牛鬼蛇神,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他們誰也不服誰。”寧燕對此見怪不怪,以武將為首的軍閥從來如此,他們只佩服比他們強又能給他們飯吃的人,有一個條件不滿足,他們都可能反咬。
被他們咬死,那真是死了都沒處伸冤。
“除了這些武將”寧燕說著突然頓了下,見沈棠神色無異常才繼續,“高國自建國起,便重用世家出身的官員。世家之流,自有一套安身立命的手段,見風使舵”
寧燕這話說得難聽,但也是事實。
在前景不佳又沒勝算的情況下,高國滅了就滅了,朝中官員還能換個地方繼續工作,跳槽得早,說不定還能升職加薪,犯不著真去拼命。有風骨的,哪能活到現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