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說道:“這次臨訓班開課,由我兼職教授政治課。我們見面的機會多的是,有什么難處,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民國25年,王濮臣經人介紹加入軍統,一直深受戴老板器重。
在擔任局本部秘書之前,他曾擔任過陸軍第41軍少將參議,以及第十一戰區司令部少將參議。
其實,王濮臣對軍事一竅不通。
就任少將參議這個虛銜,無非是暗中監視軍內高層的動向。
在國府內部,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作為特務督查部門,軍統有這個權力。
明知道這位王參議為何而來,那些戰功卓著的將軍們也都敢怒不敢言。
不說,不代表沒意見。
所以,針對王濮臣的排擠也就隨之而來。
所有人上下一心,明里暗里故意疏遠王濮臣,這倒不是針對個人,主要是對軍統表達不滿情緒。
同仁都像防賊一樣防著自己,久而久之,王濮臣自己也覺得沒意思,干脆直接請示戴老板,調回了軍統本部。
在軍統內部,如果沒有自己的嫡系親信,很難站穩腳跟。
王濮臣加入軍統時間較晚,本來和那些“元老”就存在差距,加上又長期在軍內任職,在人脈方面根基相對薄弱。
所以,他暗下決心,必須側重加緊培養親信。
而眼前這個周之煜,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首先,戴老板重視。
其次,兩人還有著同鄉關系。
在來常德之前,戴老板已經向他透露過,在培訓結束之后,周之煜和李云鵬官升一級,同時晉升為上尉。
24歲的上尉,絕對稱得上是前途不可限量。
況且,通過調查日諜這件事,就能看出周之煜的能力。
鈴鈴鈴!
茶館柜臺上電話響起。
老板拿起了聽了一會,問道:“哪位是王環儀先生?”
王濮臣,字壁男,號環儀。
“我就是。”王濮臣起身走了過來。
“找你的電話。”
“謝謝。”
王濮臣接過電話:“喂,我是王濮臣,情況怎么樣了?好,我知道了。”
掛斷電話,結算了茶資,回身對周之煜說道:“走吧。”
兩人從茶館出來,上了車。
林毅立刻啟動轎車,問道:“長官,去哪里?”
王濮臣說道:“烈女祠。”
轎車調轉車頭,急速朝烈女祠方向開去。
林毅手握方向盤,目視前方,轎車開的又穩又快。
看著這個專注的年輕人,周之煜多少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
從認識到現在,從未見過林毅有絲毫懶散的時候。
就比如剛剛,他本可以讓自己坐的舒服一些,或者下車到街邊買些吃喝。
只要不耽誤正事,這都在允許范圍之內。
可是,林毅并沒有,始終保持一副隨時待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