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紙平鋪在墻上,用鋼筆寫了一個阿拉伯數字“4”,鋼筆尖透過紙,在白墻上留下了一個黑點。
很顯然,這個人寫字有一個習慣,最后一筆很用力。
每個人都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習慣。
在很多時候,在不影響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往往自己反而會自動忽略。
躲在不易被人察覺的凹角里,在黑暗中寫字。
這種事,怎么看都讓人覺得不對勁。
從間諜思維來考量,躲在暗處寫字的這個人,很有圖謀不軌的嫌疑。
聯想劉振山和山本茂多次提到過“臨澧”這個詞,周之煜腦中靈光一現,難道說,那個和山本茂接頭的日諜竟然藏在臨訓班?完全有這個可能!
要不然,這件事根本無從解釋。
對于自己的猜測,周之煜不禁暗暗吃驚。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整個臨訓班還有秘密嗎?
潛伏人員基本都使用了化名,只要沒被偷拍照片,暫時還算安全。
包括黃憶光、高英慧在內,所有的新人學員可都是真名。
這樣是讓日諜一一記錄下來,然后把名單送出去,在敵占區特務部門傳閱,對于軍統來說,面臨的將是毀滅性災難。
周之煜現在也想明白了,這個人為什么不用筆記本、而是用一張紙寫字。
其實,那種手掌大小的筆記本,隨身攜帶非常方便。
用一張薄薄的普通信紙寫字,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隨時可以把信紙吞進肚子里。
沒了物證,即便有所懷疑,也不能斷定此人就一定是日諜。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周之煜的猜測。
無憑無據,就去找戴老板說,臨訓班藏有日本間諜,未免也太沉不住氣。
萬一自己猜錯了呢?
萬一那個人只是心血來潮,突然想起了什么,然后擔心自己忘記了,掏出鋼筆和紙,趕緊記錄下來也屬正常。
……
第二天一大早。
餐廳內。
周之煜一邊慢慢吃著飯,一邊觀察著每一個視線范圍內的學員。
理論上來說,那個人只可能是學員。
如果是其他人,大晚上的,無緣無故進學員宿舍,肯定會被注意到。
高英慧端著餐盤,遠遠的看了周之煜一眼,默默的轉頭他向。
那天在賞月亭,周之煜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為借口,委婉的拒絕了高英慧的示愛。
一年前,老同學朱則民來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高英慧。
當初,高英慧嫁給了財主家少爺,并非完全是迫于無奈。
家里就這么一個掌上明珠,高英慧父母也不可能強加干涉女兒的婚姻。
財主家少爺一表人才,家里是江山最有錢的人家,叔父是江山警察局副局長,真正稱得上是有錢有勢。
相比較而言,周之煜家境一般,跟財主少爺家差距明顯。
唯一的優勢,就是周之煜和高英慧相戀多年,有感情做基礎。
年少多輕狂,在讀書的時候,兩人就已經偷吃了禁果,屬于既成事實的夫妻關系。
當然,在民風淳樸的民國時期,這種事任誰也不好意思承認。
一開始,高英慧已死相爭,當著全家人的面,聲明非周之煜不嫁。
財主家少爺毫不氣餒,每天都來家里陪著高英慧,噓寒問暖,關懷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