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這么說,汪言才放心了些,吃完飯,洗完澡他就去床上休息了。
他要把這幾天的菜單都給列出來,然后行程安排也要稍微布置下。吃不準他們晚上是不是在這邊休息,反正汪言需要騰幾間干凈的空屋子,和幾頂帳篷,準備招待客人。
汪言能保證他們吃的舒服,但住的條件,還是沒有縣城的賓館空調舒服。鄉下就是蚊子多,這是個大難題,地方太大了。
這兩天汪家一家人忙的團團賺,賺錢了的消息也在小村子里不脛而走。汪家老三家的還有隔壁鄰居家的一個個都跑來詢問消息,還問要不要幫忙的。
想到平時他們都過得比自家好,也沒見幫襯著,胡媽媽便是巧妙的拒絕了。說是要是來不及就請他們幫忙,這忙的都是小生意,用不了那么多人。
汪言三嬸子說,我聽說你們都讓窯廠的那些人幫忙了,還說小生意啊,莫不是嫌棄我們這些窮親戚。
胡媽媽便是靈機一動,將這個鍋都推給汪言了。“現在我們家可是小言說話算話,這小本生意是他搗鼓的,要是幫忙也得去問問他。”
汪言三嬸一聽,便是撇了下嘴,汪言的渾,村里人有目共睹,曾經他們家就和三嬸家因為兩棵樹的歸屬問題,打了架。
汪言回來后知道爸媽吃虧了,拿起家里的鐵鍬去和三叔干過架。那是真的打,不是假的。
所以提起汪言,她三嬸子還是有點忌憚的。這小子渾的很,誰知道會不會再做出什么事情來。
“那就再說吧,我家榮榮還要去街上,我就先不說了。”三嬸說完,就腳底抹油跑了。另外一個婆娘也跟著一起走了。
胡媽媽撇了撇這倆娘們的背影,啐了口,“呸,誰稀罕。”
人倒霉的時候,喝涼水都會塞牙縫,而走運時,好運也會降臨。
第二天一大早,汪爸就收到王叔打來的電話,說窯廠準備補發工資了,讓他們這些人再回去上班。汪爸和他們商量好了,工資一定要回來,但班就不上了。
這對汪家來說果然是個好消息。
第二天一早,宣州昏蒙蒙的天,剛剛從天邊撕開一點亮片,便見從城內開出來兩三輛轎車。走在最前面的赫然便是一輛龐然大物,不是8888的車牌,卻是進口的豐田普拉多。排量大,速度快,性能好,這類車子適合旅游遠行,比那種花里胡哨的車子更加使用,而且開出去也不會太扎眼。
畢竟是出去開會,不是在自己的地盤。王景越如果沒有這點覺悟,也不會從一個小小的科長秘書爬到國土規劃局局長的位置。
“震滔啊,這次出去你別多想,咱們就是出去散散心的,也好開拓下思路。”原來王景越此次出門真的不是一個人,還帶了他的連襟奧康的董事長,王震滔。
此時的奧康正在轉型的陣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