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娘以為聽錯了,半天沒反應過來。
待反應過來,慌忙又是擺手又是搖頭:“我不行的。我沒當過先生。而且也沒有女先生。”
“誰說沒有女先生,女學里不都是女先生嗎?”
“那不一樣。人家都是真正有才學的,我,我就只是在娘家讀過幾年書而已,別誤人子弟了。”
“你還沒有教,怎么知道就誤人子弟了?”
蘇青媖本來只是一個提議,現在在說服嫻娘的過程中,自己反而更堅定了要把私塾辦起來的想法。
她不知道這個朝代會亂多久,大一統又要用多久時間。她只知道歷史上大唐亡國后,到北宋一統,這中間足足五十三年的亂世。
如果按自然年齡來量化,現代一般為25年到30年為一代人,但古代壽命沒有那么長,十幾年到二十年為一代人,那這樣一算,這五十三年就是隔了兩代人了。
如是按三十年為一世,也差不多兩世人了。
因為世道亂了,科舉倒退,大家就都不要讀書了嗎?
這一代的孩子,就只能在山里瘋玩,等長大再到地里刨土,上山撿山貨了嗎?當個掙眼瞎?
“你為什么教思瑞思嘉念書?”蘇青媖看著她,問道。
“我,我不想孩子連個大字都不認識。”孩子的爹是個將軍,她不想她的孩子將來只能做個兵丁。
“我很高興你這么想,我對我的兩個兒子也是一樣的想法。那這山上幾百將士的家屬會不會跟你我一樣的想法?也想讓他們的孩子能識字,將來也做個有出息的人,讓他們的人生將來也多條路?”
嫻娘擰眉思考了起來。
好半晌,看向蘇青媖:“我,我怕擔不起來這個重擔。”
“這事你一個人做自然不行,這事如果要操辦,也不止我們新更寨有適齡的孩童,這四十五個聯寨多的是孩子。一窩蜂涌過來,你一個人做不了這事。”
“我手里有一個之前開過私塾的老童生,他對開私塾這事熟悉,然后我再找找有沒有哪些是讀過書,有一些學識在身的,招攬了來跟你們一起。”
嫻娘考慮了良久,才道:“行,不是我一人就行。這樣大家平時還能互相商討著來。”
蘇青媖點頭:“嗯。你看看在這些家眷中,還有誰跟你一樣,能干這個事的,你再找兩三個女的跟你一起,你也不會太孤立,男先生那邊我再找幾個人。”
“行。但是……”看了看身邊兩個孩子,她要是忙私塾的事了,家里的事和兩個孩子,誰來管?
蘇青媖隨她的目光看去,了然于胸:“你要不在寨里雇人幫忙帶孩子做家事?要不我幫你從外頭買幾個下人回來?”
“我先跟我娘商量一下,看是雇人還是買人。”
“好。”
如果可能,蘇青媖也不想為難她。但現在山里認字的人實在太少,她怕找不出幾個能當先生的。
倆人又商討了一些細節,蘇青媖現在還只有一個框架,這個念頭也就是她進寨看到一堆孩子無所事事,才冒出來的。
具體的事體還得再細化,而且現在房舍還沒有。
也急不來。
二人說好,蘇青媖便離開,在寨里轉了一圈,查問了大家平時的生活情況,見情況安好,也就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