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慶華給周從文簡單講了一下患者的情況。
患者女性,今年60歲。
三年前患者因濾泡性甲狀腺癌行雙側甲狀腺全切術,術后促甲狀腺激素(TSH):7.14mIU/mL,游離甲狀腺素(FT4):0.7ng/dL;未服用優甲樂。
一周前患者因為發熱、嘔吐伴腹痛1天找李慶華。
李慶華約著在急診見面,看到小學老師的時候,她已經神志不清。
當時的體溫36.7℃,心率114次/分,血壓117/58mmHg,呼吸18次/分,氧飽和度96%;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一直在家給吸氧治療、肺栓塞史。
人已經出現神志不清,那就沒什么好猶豫的了。因為病情危重,李慶華直接聯系重癥,把老師收進去。
患者入院后完善了各項檢查,周從文注意到,這次入院甲狀腺功能指標為:TSH0.89mIU/mL,FT4為1.25ng/dL。
后續查腹部增強CT提示結腸炎;胸部X光提示左下肺肺炎;所以給了頭孢吡肟甲硝唑治療5天、厄他培南治療7天。治療后患者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生命體征穩定。
可是最近一兩天本來已經穩定的病情再次出現反復。
讓李慶華焦躁的是病情出現反復,因為患者年紀雖然不大,但癌癥已經擴散,身體極為虛弱。
醫生都很清楚,每一次反復對患者的傷害極大。要是反復幾次,怕是人很難活著從重癥監護室里走出來。
周從文默默的聽李慶華講述了一遍,并沒有發表意見。進了人民醫院,坐電梯到7樓重癥監護室,李慶華急匆匆和患者家屬講了一下情況便要換衣服進去。
“慶華,我就不進去了,方便的話我看一眼所有化驗單。”周從文淡淡說道。
李慶華有些不理解的看了周從文一眼。
老師的情況比較麻煩,李慶華高度懷疑是癌癥晚期導致的多臟器衰竭。
用普通人的話講,這叫油盡燈枯,沒什么好辦法。
說實話,今天李慶華的情緒不是很高,因為他已經在盤算要看一眼然后和老師的愛人、孩子說放棄搶救的事兒了。
甲狀腺癌一般來講都很輕,但只有濾泡癌最重。老師得的就是比較罕見的濾泡癌,這就是命。
自己應該和周從文說了是甲狀腺濾泡癌吧,李慶華打量了一眼周從文心里有些無奈。估計周從文屬于那種天賦極高,看一眼就懂,然后便可以上手的外科醫生。
這種人才華橫溢,但應該只限于手術上。
臨床診斷、治療、對后繼的前瞻性判斷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需要漫長的實踐積累,周從文還太年輕,他缺少成長的時間。
雖然心里這么想,但李慶華還是沒有拒絕,點了點頭。
只是看一眼化驗單,表示一下關心,李慶華往這面想過去。
周從文隨便找個地兒坐下,左手手指間打火機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活了一樣的在“跳”動著。
患者家屬估計要放棄,周從文默默的看著門口的家屬表情悲戚,兒子在安慰老爸,可是沒說幾句便哽咽的說不出話。
一家人悲悲慘慘、凄凄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