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簡單的很,關鍵是后期的排斥反應。象鼻子手術術式……以后也可能會消失,遇到類似的患者直接下支架。”
“不可能吧!”劉偉詫異,“頸動脈分支怎么辦?全都堵上?”
“3d打印,按照患者自身解剖結構臨時訂制相應的支架。”周從文平淡回答道。
劉偉和王雪騰相顧愕然。
3d打印是什么鬼?3d他們知道,打印也知道,但連在一起就完全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周從文也沒更多解釋,等3d打印技術成熟至少還要15年左右的時間,再傳導到臨床,應該是20-25年的時間。
還很早呢。
坐車回到江海市三院,周從文直接閱片,和患者家屬交代病情,帶著李然上手術。
依舊是簡陋到了極點的透視機,依舊是熟練到骨子里的手術,大架子下進去,不到半個小時手術完成。
李然看的心曠神怡。
周從文一句話,一家老小五六條人命就回來了,不光救了患者一人,還救了他們一家子。
技術,說到底還是技術。只是周從文這種隨口就能要來價值幾十萬人民幣的支架的技術……好像自己一輩子都到不了。
下了手術,周從文和患者交代了幾句,安慰他手術已經做完,三天后就能出院。
患者、患者家屬還在茫然之中,完全不知道經歷了什么。
無論是周從文還是李然,甚至連最八卦的沈浪都沒多說什么,患者的感激對他們來講沒什么意義,做一件正確的事兒最重要。
“我聽沈浪說你給患者交了一部分住院費?”周從文回到病區,忙完后問李然。
李然心情大佳,抬手拉動自己的嘴角向上一揚。
“以后別做這么傻的事兒。”周從文道。
“從文,這不是傻吧。”沈浪為李然辯解。
“天底下那么多病人,你一個人的工資算什么。”周從文笑瞇瞇的說道,“做手術,讓自己更重要,有需要就問公司要唄,跨過的財團有的是錢。”
“……”
“在臨床上銷售可能要幾十萬,其實成本價低的很。反正要是不免費也用不了,賣個人情也是好的。”
周從文簡簡單單的說道。
“那是你的人情,別人的沒這么值錢。”
“那得看你以后怎么做。”
李然的手一直沒放下來,他仔細琢磨周從文的話,又用力向上提拉,讓笑臉變得更燦爛了一些。
……
……
注:患者是我遇到的一個患者,李然的事兒是我做的。無能為力,很頹的一種感覺。
這件事也是我很難邁過去的一個坎,當年多希望能遇到周醫生,有這么一個人打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
我還是小醫生的時候接診的肋骨骨折患者里出現了7個主動脈夾層,無一漏診。其他患者都活了,就這個患者辦理了自動出院。
之后沒聯系,我不敢,那時候手里只有這點錢,當做是盡心吧,要不怎么辦。這事兒和人說,別人都覺得我腦子有病。不過呢,凡事但求無愧于心就好。
希望患者出院后主動脈外層足夠結實,成為“這都能活下去”的那種奇跡患者。
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