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東平郡有位天師常笑云,酷愛蓮。
他于城西建一荷塘,舟可行之,其內遍種荷花。
芒種之日,塘中荷花盛開,馥郁花香飄散至城中各個角落,引無數人前來賞荷。
眾人赫然發現,池塘當中,生出一朵并蒂蓮花,花開雙向,清雅之中透著妖媚。
有人言,此為祥瑞,為東平郡天杰地靈之象征;也有人言,物之反常者為妖,應將其連根拔起,以除后患。
常笑云十分鐘愛這朵并蒂蓮花,以自身靈力灌輸滋養,城中人皆言其愛花成癡,贊其雅致。
如果,常笑云知曉自己日后會殺死一生摯愛兩次,是否還會親手種下這一池禍起的荷花?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璀璨夜空之下,身穿雪白輕薄長衫的常笑云立于一葉扁舟之上,凝視身前并蒂蓮花,如沐春風。
芬芳馥郁的荷花香令人沉醉,常笑云以劍尖兒從酒壇中挑起幾滴佳釀,滴在并蒂蓮花之上。
“修行半載,還未見過真仙,望荷花仙子有靈,能夠指點迷途一二。”
暖暖夏夜,促織的叫聲隱隱透著情動。
突然,常笑云眼前的并蒂蓮花,似有月亮溶入其中一般,散發出奪目的銀白光輝,晃得他睜不開眼睛,以袖遮面,嗅到一股異常馥郁芬芳的荷花香氣,熏得人似酒醉一般,神智都變得恍惚起來。
銀白刺目光亮漸消,常笑云緩緩垂下手臂,只見并蒂雙蓮當中,升起兩團白氣。起初只有拳頭大小,轉瞬間,化作兩個妙齡少女。
一名少女杏眼桃腮,雙眼閃爍銀星,小巧鼻尖上有一顆黑痣,顏容瑩朗,十分貌美。另外一個少女與之有七八分相似,只是更妖麗一些,眼角眉梢縈繞這嫵媚。
二人皆體輕氣馥,卓越窈窕,常笑云笑嘆:“莫不是吾酒醉花了眼?”
鼻尖一點痣的少女眼睛靈動,十分愛笑,就只是盯著常笑云癡癡的笑,也不言語。
“我叫水華,她叫芙蓉。”
妖麗女子言,她們乃為并蒂蓮花,受常笑云靈力滋養修身成人。感念常笑云之恩惠,若不忌諱她們為妖,愿不辜負這良辰美景,與常笑云一同對酒當歌。
馥郁芬芳的荷塘之上,風流倜儻的常笑云立于扁舟之上,輕輕吟唱,歌聲清風爽籟,飄梁動塵。
那一夜,很多人聽見了常笑云的歌聲,并看到荷塘上的三人。
隔日,城中就傳出常天師法力高深,與仙子在荷塘之上飲酒作樂,令人津津樂道的傳聞。
常笑云收芙蓉與水華二人為徒,入住天師府,教導二人修行正道之法。
性子活潑的芙蓉好似一個純真的小孩子,不愛修行打坐練功,十分貪玩兒,時常與年齡小的師弟一起瘋鬧,玩些騎馬打仗,彎弓射箭的游戲,明快的笑聲響徹整個天師府,無憂無慮,似沒有任何的煩惱。
師兄弟們大多喜芙蓉天真可愛,府上幾名灑掃雜役也皆喜歡愛笑的芙蓉,但也有人背后笑她傻。
天師府有個統管起居飲食等雜事兒的婆婆姓朱,她很喜歡芙蓉,時常憂心,這般單純的女孩子,恐日后會被浪蕩公子哥的花言巧語欺騙。
且這般年紀還不知愁苦,不懂男女之情與過日子之道,將來如何能夠嫁一個好人家,不禁時常規勸芙蓉收斂性子,芙蓉卻只是笑。
天師府的弟子當中,一個叫做劉茫的人,見芙蓉容貌嬌美,又似孩童般純真,起了輕薄之意,就以言語挑逗她。
芙蓉似聽不懂劉茫的挑逗,笑容明艷,像是冬日的驕陽。
劉茫心動不已,誤以為芙蓉對他有意,就更越加放肆,上前牽芙蓉的手,還想一親芳澤,結果冷不防挨了一拳,被打了一個烏眼青。
路過的常笑云剛好看到這一幕,覺得甚是有趣兒,笑對輕浮放浪的劉茫道:“芙蓉她只是單純,又不傻。”
說完,又笑呵呵的命人揍了劉茫一頓板子,將他趕出府去。
水華與活潑單純的芙蓉不同,舉止成熟嫵媚,每日除了在房間內修行練功,就是出入常笑云的屋子對其噓寒問暖。
時間久了,眾弟子笑言,恐怕過不了多久,他們就要改口喚水華這個師妹為師娘了。
管事兒朱婆婆不喜水華,言她狐媚輕佻,心眼兒多,眼中總是閃著算計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