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
還沒等曹國藺看過去,一旁的彼得羅夫就探頭看向了那張圖片。
“不像之前的挖礦機,好像是全新的設備?”彼得羅夫只看了一眼,就觀察到這個正在建設中的設備從來就沒有見過。
待彼得羅夫說完,曹國藺也點頭道:“確實是全新的設備,茍文,待會兒出直播畫面的時候,把這一段給剪掉。”
現在茍文的信息組除了要負責從火星祝融號那邊傳輸回來的信號外,還要負責對外播出的畫面。
經過長時間的直播,航天中心已經形成非常完善的直播規程。
此時的直播畫面與當初的即時畫面不同,它是已經被延遲了半個小時的畫面。
而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內,該剪切的畫面已經被剪切完畢,放出去的畫面也早已經是曹國藺等人想讓外面看到的直播畫面罷了。
當祝融號每次進入制造工廠、熔煉廠或者電解工廠的時候,大部分畫面都會被切掉。
經過多次的剪輯后,大多數看直播的藍星人類也猜出了個大概,所以每次畫面突然不對勁的時候,各大直播間就會出現一大段吐槽的彈幕。
‘該死,這一段肯定被切了,前后完全就不搭!’
‘這還用說嗎,老操作了,前幾天開始就這樣了。’
由于這幾天這種畫面見得越來越多,所以當畫面卡頓前進的時候,正在看著直播的眾人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在彈幕中簡單的吐槽了一下。
不過相比于這些看熱鬧的網民,其他沒有加入這次聯合探索的國家就有些難受了。
他們此前一直是通過直播的畫面來分析火星最近的變化,但現在華國不斷的剪輯,他們想要通過直播畫面來獲取有用信息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少了。
雖然有些國家在火星也有著探測衛星,但傳輸回來的畫面在分辨率上卻比起藍星上空的衛星差了許多。
更重要的是,這些衛星可沒有透視的功能,他們只能看到基地外部的變化,而無法探知到那些建筑里到底發生了些什么。
此時除了華國與其合作的航天局外,外人已經基本不可能知道那些建筑內最新的變化了。
“曹總工,這設備的外形太平常了,我們暫時分析不出來。”在經過一個小時的討論后,最近才專門成立的分析小組卻并沒有從這張圖片中分析出個所以然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祝融號所拍攝到的那個設備在外形上就是直來直去,方方正正。想從這種外形上來分辨這個機器到底是做什么的,對分析小組來說難度太大了。
“看來只有等他使用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了。”對于這次的分析結果,曹國藺也沒有強求,既然無法得知到底是什么,那就等對方使用的時候再說吧。
“算了,散會吧。”
在曹國藺揮手后,控制中心各個小組的成員也紛紛退回了自己的崗位,繼續觀察著從火星那邊傳回的訊息了。
而與此同時,火星上的羅休也再次穿戴好自己的外骨骼裝甲,打開大門走了出去。
“噠噠噠。”
就在羅休走出大門的時候,地面的鐵板突然傳來了急促的步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