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寂靜的時間會持續多久,就要看未知戰艦在獵戶座支臂內的探索進程會持續多長的時間了。
而一號在臨近被封禁時所發出的信號,也就是直接將天鵝座文明本體暴露的情報,其實早就已經被未知戰艦給掌握了。
不過對于一個外逃的智械生命,未知戰艦卻并不是非常在意。
只要對方只是一個單獨的智械生命,那對大旋臂就不會造成任何的威脅。單獨的智械生命是不會有科技進步的,也不會有什么智慧生物才會有的科技大爆發。
從離開游弋艦隊開始,那個外逃的致謝生命就只剩一個核心,而不再擁有進不到可能了。
而對反如果想要重新組織起一個游弋艦隊,將二十多個文明作為附庸,也不知道要花多少年后才能夠視線。
在如此狹小的星域中,即使把天鵝座支臂和獵戶座支臂都算在一起,誕生文明的幾率也是非常低的。
這也是天鵝座文明忙碌了不知多少萬年,也僅僅只召集了二十多個能夠提供星際科技文明的原因。
智慧生命的形成長就不易,成長為一個星際文明就更加艱難了。從這也可以看出,天鵝座文明建立游弋艦隊,收攏如此之多的智慧生命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不過這種壯舉,已經在未知戰艦的一發反物質武器的爆發下,煙消云散了。
‘本支臂已不存在威脅。’
‘將于臨近恒星系建立躍遷裝置。’
經過短暫的分析后,這未知戰艦直接將建設躍遷設備的地點定在了離游弋艦隊大本營最近的一處恒星系內。
未知戰艦的艦體內本就存在躍遷設備,只是此前為了節省高純度能源而借用的星門進行躍遷。
正因為有著自己進行躍遷的能力,所以在鎖定了建設的地點后,未知戰艦也沒有做任何的停留,直接催動艦身內的躍遷設備,前往了那已經被定位躍遷設備建造點的恒星系內。
與此同時,正在逃離已經爆發,幾近崩潰的大本營的那些游弋艦隊艦船,此時也正在觀察著大本營內的情況。
“那艘戰艦已經離開了。”
“那我們怎么辦?”
“飛升者們一個都沒有存活下來,我們的損傷更是達到了八成左右。現在,我們該怎么做?”
正在向外逃離的艦船在擺脫了恒星爆發所產生的輻射地帶后,也開始相互的聯系了起來。
不過現在飛升者議會已經完全被消滅,天鵝座文明更是與他們這些普通的成員沒有任何的聯系,即使他們想要與天鵝座文明進行請示,也無從談起。
有了這些前因后,一個排名不算太高,但最為年輕,迄今為止最后一個游弋艦隊的一個文明則直接建議道:“我們,回歸各自的母星。”
“讓我們成為我們,讓文明重歸文明。”
作為最后一個加入游弋艦隊的存在,這個文明是極為幸運的,他們并沒有成為被未知戰艦摧毀的一員,反而有了做出脫離游弋艦隊的時機。
“讓文明重歸文明......”
此次存活下來的文明一共就只有五個,除了和這個最后加入游弋艦隊大本營的文明外。卡薩庫克、達拉爾這兩個曾經對太陽系進行討伐的文明,也在這五個文明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