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們在遭遇外敵時,總是下意識團結,修行者也是。
但魔物不一樣。
魔的天性里就生長著廝殺與血腥,他們熱衷于毀滅身邊的所有事物,將一切美好的東西拉入深淵。
事實上,魔是永生不死的。
只要人性中的陰暗不散,只要人們心里還會滋生邪惡,那么這些魔即便被修行者驅除,也會在將來的某一日重返人間。
高玉要打不周不假,但不周地形詭異多變,其內部又有多方勢力交錯,想要完全占領是不切實際的。
換而言之,高玉在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殲滅不周境內所有魔物,頂多會削弱某幾位羅剎王的勢力,甚至可能只是削弱其中某一位羅剎王的勢力。
然而這樣就已經足夠了。
對高玉而言,他當然不會做輕輕松松就能除魔的美夢,他要的只是打破不周十位羅剎王之間長久以來的平衡,從而引誘這些羅剎王互相蠶食。
魔的確永生不死,但這于高玉而言,并非是噩耗。
若這天底下再無魔物,那么他這道門大尊拿什么去鞏固地位?非但不是噩耗,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喜事。
話說回鬼哭嶺,金崇在數次請罪沒有得到懲罰之后,轉而自請領兵過鬼哭嶺,想要一鼓作氣將丟失的兩城從高玉手里奪回來。
范榕拒絕了。
此時的他并不著急奪回城池。
“當下最重要的不是搶回失地,而是守住背后,以防那些東西背刺我一刀。”范榕的遠見從他做皇帝起,就可見一斑,“桃然立場不明,陰九娘獨善其身,囚玉更是直接站到了那小丫頭身邊……他們三人暫時不足為懼,但其余六個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首當其沖的,就是地盤離范榕最近的夢魘許昭。
許昭是夢魘化身,同時也是貪婪的具象化,他是剩下六個羅剎王里最難纏的,也是個性最為復雜的。一旦讓許昭發現范榕不但偷偷救出了須倫惡童,更是把須倫惡童弄丟了,那么他只怕會要鬧得人盡皆知。
思前想后,范榕選擇送出了三封口信。
為今之計是先穩住桃然和陰九娘,然后把已經明確立場的囚玉重新拉回來,只要他們四人合作將許昭與其余五個羅剎王蒙騙過去,那么余下的事就可以等到高玉這麻煩過去之后再作他論。
至于須倫惡童……
范榕一開始就沒打算讓須倫惡童善終,他救須倫惡童是真心誠意,但利用須倫惡童也是早有預謀。
如果桃然與囚玉多分一點心思在須倫惡童這事上,或者多關注一點范榕,那么他們就會發現,自從須倫惡童被救出來之后,范榕的修為就開始了不尋常的漲幅。
哪怕是在所有人的修為都跌墮的時候,范榕的修為也是不退反進。
再結合須倫惡童那一直被加快的修為衰減,一切都值得深思了。縱然余音真的在須倫惡童的修為衰減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比不過范榕這個真正從旁鑿壁偷光的。
本來范榕是打算借須倫惡童的力量,來突破自己的修煉瓶頸,誰知這偷到一半,須倫惡童失去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