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婆子聞言,頓時一個哆嗦,差點趴到地上。
這三小姐,跟傳聞中一點兒都不一樣啊!
字字句句都帶著刀子、話里話外都咄咄逼人,就這,也能叫面團兒一般任人揉圓搓扁了的好性子?
秦孟真簡直就當她不存在一般,該干嘛干嘛。
冷冷淡淡地看她磕了許多頭,磕到整個人都昏頭漲腦、頭暈眼花了,方才松了口,放過了她。
梧桐名義上拉著錦繡去看花樣子,其實兩人就在隔壁。
看到三小姐竟然幾句話,就把那婆子的囂張氣焰打壓了,最終那婆子只能灰溜溜地走了,兩個丫鬟都覺得,應該對三小姐刮目相看。
原來,三小姐平日里性子好,真的就是性子好。
要厲害,人家也會!
兩個丫鬟不知不覺地便對秦孟真多了幾分崇拜。
趕走了那婆子,讓錦繡送走了梧桐,秦孟真卻陷入了沉思。
長房的下人,膽敢跑到自己面前來胡說八道,這其實很不正常。
固然,這宋嬤嬤是個蠢的,但她的愚蠢行為背后,說不定就是長房哪個主子的授意,或者挑唆。
又或者,這根本就是長房對自家的一種試探。
長房嫡支在他們的位置上呆的太久了,已經徹底忘記了一個家族,本身便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如果家族是一棵大樹,那么列祖列宗是樹根,這嫡支和旁支、庶支,便是樹枝。
對這棵大樹而言,其實大家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而長房嫡支這些人,為了確保自家的權勢地位與利益,幾乎把旁支、庶支,都當做了累贅、當做了肥料,當做了備用糧。
現在秦朗夫婦,怕是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奪過家主的位置,掌控整個秦家。可既然長房二爺三爺都還在京都做官,這一條就是不可能的。
貪心不足的族人,壓根兒不會管父親曾經為他們付出了多少。如果需要選邊兒站隊,他們絕對會站到長房的官老爺那一邊!
第二,與長房嫡支進行徹底切割,分家出來單過。
自家現在雖然在松江府住著,不需要回到鄉下老宅去,跟秦家一大家子人一起生活,也不需要到京都的長房去仰人鼻息。
但實質上,自家依然屬于秦家的一部分。
父親給自家置辦的那些產業,如果家主或者長房嫡支想要謀算,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這就是為什么,父親和三哥那般操勞,賺到手的利潤,卻大部分都流進了長房的錢袋子。而長房對父親、母親,哥嫂、姐姐,乃至于自己,都沒有足夠的尊重。
有時候,長房對自家人的態度,甚至還不如對長房老太爺身邊的管事恭敬呢。
這些事情,秦孟真原本沒當一回事。
背靠大樹好乘涼。
父親是個有成算的,既然他沒張羅要分家,想必有自己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