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王守明應道。
鄭銘接著又說道:“朕已經決定改革供奉殿,具體章程過兩天內閣會頒發,到時候還請三位供奉配合。”
供奉殿改革勢在必行,以前供奉殿沒有任何職責,特別是王守明等宗師高手,就連鄭青松都要去請供奉出手才行,這一點鄭銘是絕對不允許的。
拿了大璃的俸祿,就要為大璃做事,不做事就別拿俸祿,也別想從朝堂中得到任何利益。
若是敢胡作非為,那就做好掉腦袋的準備。
他提前告訴王守明三人,也是為了讓他們做個心理準備。
王守明沒有任何意外,躬身應道:“臣等明白。”
以前他是供奉殿的執掌者,但現在不一樣了,不說張之維,就算是西門吹雪的修為也遠超過他,再說現在鄭銘麾下的宗師這么多,他可沒有能力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若無其他事,你們就先去休息吧。”鄭銘道。
“陛下,徐安和唐道生怎么處理?”王守明問道。
徐安!
鄭銘恍然,他居然把這個人給忘記了。
徐安是大周皇朝的國師,是大周皇族的主心骨,他對大周皇族的影響很大,若是將他放回去,很可能會影響賈詡的計劃。因此徐安是絕對不能放回去的。
“徐安交給老天師吧,至于唐道生換點銀子吧。”鄭銘說道。
唐道生也算是大周皇朝頂尖人物,不然也不會連續兩次擔任大軍統帥,可是在鄭銘眼里,這個家伙還不如徐安的百分之一。
直接殺了有些可惜,繼續留著也只能浪費糧食,還不如跟大周換點銀子。
……
幾天之后。
濟世帶著大周皇朝的使團來到京都。
鄭銘安排供奉殿和禮部去接待。
畢竟是三省之地,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而且其中還涉及到很多資產,比如糧倉、銀庫、軍事駐地、各部衙門等等,這些事項都要一一談明白才行。
和談持續了十多天,結果雙方不歡而散。
處于弱勢的大周皇朝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讓步,但唯獨在徐安問題上死咬著不放。
顯然周太后也明白徐安的重要性,所以千方百計的想要將徐安贖回去。
甚至不惜拿出千萬兩白銀。
對此,鄭銘想也不想就拒絕了,徐安他是絕對不會放回去的。
和談因此拖延了數日,但最終在濟世的威壓下,大周皇朝還是選擇了妥協。
這次和談本來就是道淵宗的決意,濟世只想將道明接過去,至于徐安他才不會在意。
而且他也不想讓徐安回去,徐安作為皇族最大的助力,以前可沒少給道淵宗添麻煩。
和遠四十二年,十月二十八。
大璃皇朝與大周皇朝正式簽訂和約,大周以云上江三省之地換取道明回歸,雙方議定在三個月內完成三省之地的交付,交付完畢之后,大璃放歸道明。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又引起了一陣轟動。
大璃之內,所有人都歡欣鼓舞,與有榮焉。
而大周之內則是一片憤恨仇視,而在錦衣衛的暗中傳播下,道淵宗因此名聲威望大跌,甚至朝堂上有人對道淵宗破口大罵,大周皇族心中更是充滿了憤怒。
如此,賈詡的第一步計劃算是完成了。
道淵宗和大周皇族、朝堂離心離德,雖然沒有徹底決裂,但也隱藏了不少禍端。
而除了大周皇朝外,大璃周邊的其他皇朝和勢力不由的再次審視大璃的實力。
不過令鄭銘意外的是西方朝佛殿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說起來,鄭銘已經做好與西方八大佛國開戰的準備了,結果對方居然平靜至極,沒有絲毫反應。
對此鄭銘雖然感覺奇怪,但也樂見其成,只是讓錦衣衛繼續盯緊朝佛殿。
而隨著各方偃旗息鼓,大璃終于迎來了久違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