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璃將入主大周西云省的文書傳開,大周皇朝內部再次掀起一陣疾風驟雨。
還不等大周朝堂反應,大璃南部戰區都護將軍高順率領南山軍和桂寧騎進入了大周疆域。
雖然只有十幾萬大軍,但卻如猛虎出山一般,飛撲而來,所過之處,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文官武將皆俯首臣服。
最近幾年,大周皇朝已經連續兩次挫敗在大璃軍威之下,別說只是一些地方上的官員和駐軍,就算是大周的主力軍隊面對大璃的兵鋒也不敢正面迎敵。
十幾萬大軍在西云省走了一圈,除了幾個不識相的頑固分子外,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戰斗。
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西云省就被高順控制住了。
而大周南部。
皇族無道,天下伐之。
這句口號,響徹大周各地。
三十萬大軍在錦衣衛和俞國公府的率領下,橫掃南部四省后,浩浩蕩蕩的朝著帝京殺來。
諸多武將軍閥,官宦世家在一番猶豫之后,紛紛做出抉擇,成為了叛亂的先鋒。
大周帝都。
朝堂上。
小周皇高坐龍椅,周太后垂簾在后,宣王挺立與百官之前。
低下文武百官,噤如寒蟬。
人人自危,人人不安,臉上都帶著驚恐之色。
如今局勢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北有大璃虎視眈眈,南有盤踞浩蕩來襲,帝都孤立于中央,即無外援,也無強軍。
似乎大周覆滅之日就在眼前。
小周皇如今十歲,面容純白清秀,身穿一襲整潔的龍袍,一雙明亮的眼眸閃著倔強的神色。
雖然他依然很小,但他已經明白自己的處境了,他想要改變大周的局勢,可惜這一切對他來說來的太早了。
周太后坐在簾后,感受著朝堂上恐慌的氣氛,心里不禁一陣悲苦。
大周敗亡到底是誰的錯?
她不禁自問。
回想以前的種種,她驟然發現大周的敗亡其實是從與大璃第一次國戰開始的。
在那之前,大周內部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并不致命,若是能維持局面,等待她的兒子長大,大周或許還能重整雄風。
可惜那一戰敗了,敗的徹徹底底,不但損失了數十萬精銳軍隊,還失去了一個云北省。
而與大璃的第二戰,將大周最后的底蘊消耗了大半,同時在道淵宗的逼迫下,他們還失去云上江北部剩余的三省之地。
大周的敗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方面的原因一起造成的。
大璃的崛起,大周自身的問題,道淵宗的逼迫,以及周太后的決定,都是造成大周如今局面的原因。
想到這些,周太后心中悲苦更勝。
她為了大周皇朝的延續,已經付出太多了,最后連自己的清譽都不顧,卻依然無法挽回一點點頹勢。
朝堂中,宣王看著滿朝文武。
“諸位朝臣可有退敵良策?
他面色低沉的問道。
宣王府雖是大周皇族最強大的一支,可是一個王府,再強又能強大到哪里去?
如今他掏空家底,召集所有皇族,也僅僅湊出了十萬大軍,加上原本帝都的禁軍也不過才三十萬。
面對叛軍他還有一些底氣,可是面對大璃,他心里也很恐慌。
朝堂之中,文武百官,無人言語。
宣王見此,一顆心直接跌倒了谷底。
“太后!”他轉身望向垂簾后。
周太后沉聲說道:“哀家累了,退朝吧。”
說完,她起身緩緩退走。
周皇猶豫了一下,也跟隨離去。
滿朝文武紛紛散去,只留下宣王在大殿中佇立了許久。
“難道真的無法保住我大周皇朝!”
他攥緊拳頭,低聲喃喃道。
身為大周皇族,他自然不希望大周覆滅。
可是面對如此局面,他也深感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