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娘進來坐吧,馬車行起來快,風也要大一些,在外面可能會有些冷。”遲意邀請她進到車廂中。
陳大娘拘謹的拍了拍自己的薄襖子,抻著頭向車廂中看了看,還是拒絕道,“不了不了,我坐在這兒就挺好的,你這車中這么干凈,我身上臟,再給你蹭上灰。”
遲意正想打入內部,跟周圍人熟悉起來呢,又怎么會在意這些。便極力邀請她進來,還說也想跟她說說話,這都住在一條巷子中了,就都是親人。
陳大娘何時見過如此平易近人的有錢商人,被遲意這么一忽悠,便喜滋滋的進了車廂,坐在了車門邊上。
馬車噠噠的向前行去,車廂中,遲意也跟陳大娘隨意的聊了起來。
遲意為了真實,特意新盤下了一個小門面,重新裝修了一番,開了一家小面館。
她在石頭巷的身份就是一位新婚不久的小婦人,跟著相公剛剛入京,夫妻二人做些小生意。
至于現在怎么就只有她一人,她對外的說辭則是相公在老家還有事情沒有處理完,她帶著仆從先行入京來了。
為何開了一家面館,遲意也是這幾日才決定的。穆荷的老家在豫州,豫州人都喜歡面食,各種各樣的面條做法讓人眼花繚亂。
遲意特意找人請來了一位豫州本地的師傅,面館的掌勺師傅就有了。掌柜和小二就更方便了,顧管家手里有的是人手,從各處調過來幾人,面館隨時就都能開張。
鋪子已經收拾停當,昨日也已經開張,鋪面雖然小,但是做面的師傅手藝不錯,這才兩日,就已經有回頭客來吃面了。
去豫州調查的人還沒有傳回來信兒,遲意也耐得下心。她打算豫州的人調查清楚之后,她就開始行動,想法子接近穆荷。
這幾日她已經和周圍的幾家鄰居熟悉起來,隔壁賣菜的陳大娘一家,斜對面開成衣鋪子的趙叔一家,還有左邊隔壁在碼頭搬貨為生的張小哥一家。
這幾家都是比較愛熱鬧,很好接觸的人家。遲意當日放鞭炮送點心,這幾家就表示過感謝,第二日也送了回禮。
這么一來二去的,遲意跟他們也漸漸熟悉起來。
至于正對門的穆荷主仆幾人,穆荷本就深居簡出,伺候她的幾個下人也都不愛與人接觸,這幾日下來,遲意都沒跟他們院子中的人說上話。
今兒正好遇上了愛湊熱鬧的陳大娘,遲意便想著跟她打聽打聽。
去西大街的集市還有一段距離,遲意讓白芷給陳大娘倒了杯茶,隨意的跟她聊了起來。
“你們這剛搬過來,可能還不知道,住你對門的那家娘子,聽口音也是豫州人,沒準兒你們見了面還能認識呢只不過我聽你的口音倒是聽不出來,還以為你是京城本地人呢。”
陳大娘喝了一口茶,只覺口舌生津,暗道一聲好茶,這小娘子家中確實殷實的很啊。
遲意不知道陳大娘心中所想,只好奇的問了一句,“陳大娘見過這位娘子么我才搬來,還沒把鄰居們認全呢。那日也只是在門口遇到了她家中的下人。”
陳大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茶杯上了,心不在焉的說道,“我也沒怎么見過,那位娘子不怎么愛出門兒,而且也不跟鄰居們來往。不過她好像跟老趙媳婦兒比較熟悉,她做衣裳都找老趙家的,住得近,都不用再去街上買了。”
遲意點點頭,又笑著說道,“我這面館的師傅也是老家的,既然那位娘子也是豫州人,有空我就讓師傅給她做些家鄉的小食嘗嘗,就是不知道她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