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功很是重視最后進行的這次探查“離海”的行動,他在總結前幾次行動得失經驗的基礎上,就定下了展開最后行動的方案。
關于這次面臨著不會再有更好的開展機會,而實施的最后一次探查“離海”的行動,周德功是完全放棄了自己之前的做法的。
在已經進行過的幾次探查“離海”的行動中,他的具體做法是,先行選定出一個方向做為行動的展開方向,然后就沿著這個方向持續性的深入進去,務求最大限度的深入到“離海”的海域中,以期收集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情況。
可以說,相對于大陸的幾個方向上,都留下了周德功奮力前行,探索未知的行動痕跡。
他實施的這幾次探查“離海”的行動,是從海岸線的不同地點做為出發點的。
如此一來,也就在探查“離海”的行動方向上,不會存在遺漏具體方面的情況了。
這個看似試遍了各個方向,顯得是萬無一失的行動方案,卻在具體實施之后,得到是一無所獲的結果。
周德功在對行動的過程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之后,自認在自己沒有偏離行動方向的前提下,導致自己無功而返的情況出現,并不是因為自己深入“離海”的距離不夠,或是信息搜索不細致,類似這樣的原因而造成的。
站在大陸與“離海”之間的高地上,周德功盯著這道順著“離海”的海域邊緣地帶,蜿蜒曲折的向兩側進行著延伸,好似是看不到盡頭為何處的海岸線,他的頭腦中忽然有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想法。
既然,他前幾次的行動都是以深入“離海”的區域進行探查為主開展的,那在沒有什么收獲的情況下,何不將最后這次探查“離海”行動的范圍,設定在“離海”的邊緣海域中呢?
周德功是清楚一個事實的,那就是“離海”的管理階層對于整個海域的情況,是有著高度的把控與嚴格的監督的。
對于自己前幾次實施的進入“離海”探查的行動,沒有被“離海”方面發現,周德功是心中有著疑惑的。
依照史籍資料上所記載的,有關“離海”科技發展水平的情況說明,即便是將時光倒流回幾百萬年以前,對于當時“離海”的科技發展水平,都是可以用“超高”一詞來進行形容的。
那時至今日,“離海”方面對于自己的一舉一動,怎么會沒有察覺呢?
周德功不相信這是因為自己運氣好的緣故,他覺得這應該是“離海”故意為之的。
周德功篤定的認為,在“離海”的深處,于大陸方面所見識不到的,不知具體范圍是多大的區域里,一定是有著秘密存在的。
那么,在自己的后勤補給實在是有限的情況下,他是沒有辦法遠涉前行,讓自己深入到“離海”的較遠區域的。
話在說到這里的時候,一個新的問題也就出現了。
這個問題就是關于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食物及飲用水的補給的。
難道周德功就不能本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則,于“離海”之中開展探查行動的時候,通過自身的捕撈魚獲的行為,解決食物的補充供給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