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點是可以明確來說明的,那就是藍色六角隊伍是沒有看上去這么簡單的。
而如果,你想要徹底的了解藍色六角隊伍的情況,那是無論如何的也要親身的深入“精海”和“衛海”之中,真實的去走一遭才行的。
但這樣的一個決定,在你知曉“精海”與“衛海”的內部情形之后,如果還能繼續予以堅持的話,就可以毫無疑問的證明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你絕對是一個有著過人的膽量,一個極其勇敢的人。
“勇敢”一詞,其字面意思是“不怕危險和困難,有膽量,不退縮”。
如果有朋友對此感興趣的話,不妨去花點時間查閱一下《新華詞典》,在其上面應該有對這個詞匯更加詳盡與細致的解釋。
你可不要覺得這樣做是件多此一舉的事情,而認為是不需要費心勞力去做的事情。
你或許會認為憑自己的學識與文化積累,豈能是連“勇敢”這樣理解起來并不是多么晦澀難懂的,詞匯所蘊含的簡單含義也不懂呢?
若是你這樣去想的話,可就真的是小瞧了“勇敢”這個只有兩個字所構成的詞匯了。
可能是因為筆者的本名中包含有“勇”字,所以對于“勇敢”一詞,是有著特別的理解的。
不能說是多么的深刻,但相較起一般的人而言,應該還是理解的有些深的。
筆者當然也不是因為在自己的名字中有了“勇”字之后,才開始對“勇”字有了興趣,以致于去對它進行研究。
大家都知道的會發生在每一個人上的事實是,在每個人都還未懂事的時候,名字就被自己的長輩給確定下來了。
只要不是在自己成人之后心有所想,或是出于遵從長輩的意愿,而去對自己的名字進行更改,那么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自小就有的名字,就會陪伴自己一生的。
筆者不是天賦異稟的人,不是從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名字有過關注的。
而且筆者的名字,其從開始構思到最后形成的過程,是很傳統的,也是很簡單的。
筆者的名字是祖父給確定下來的,而由于祖父在去世之前是掌管宗族家譜,整理后世子孫入譜續輩,確保族譜有序流傳的人。
所以,他老人家給筆者起名字的時候,依據的就是祖宗所定的家法。
筆者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由自己的血緣來決定的,算是“天授”,無可爭議。
那么,依據族譜中所定下的子孫排序傳承,筆者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就體現了筆者在宗族中的輩分,對祖父的這個安排,家中任何人是不能有什么想法的。
這么一來,在筆者的名字中,就只有第三個字,是可以依據長輩自己的意愿來進行自由的確定了。
最后,祖父給筆者名字中的第三個字確定下來的,就是“勇”字。
在筆者長到七八歲大的時候,于一個很偶然的場合下,向父親詢問自己名字的由來緣故時,父親才給筆者講述起了祖父當年欣欣然給筆者起名字時所講的原話。
“男孩子,自小就要使其知曉身上維系著祖宗的尊嚴。
不要小瞧了孩子名字中所帶的輩分,這是他對家族所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