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故事。
也可能,并不僅僅是個故事。
漫長似恒遠,也短暫似白駒過隙。
因為遇到的那些人和事像烙印一樣深深刻在心間。
那些漫過歲月河堤的一切,無聲無息地隨著光陰構筑了一個又一個幻夢一樣的節選。
故事開始于2021年夏天我收到的一封信。
信封很普通,卻讓我覺得很特別,可能是因為當快遞員送到我手中的時候,我恍惚間覺得似曾相識。
拆開看見信紙,發現是用料講究的牛皮紙,信上寫明是來自一個神秘組織“茯苓居”。
記憶中茯苓是一味中草藥,可以靜心寧神。這個名字令我想起上古的歌謠,信上的筆風細膩,熟悉又陌生。
當時的我經過一晚上蟬鳴陪伴的沉思和對信件的打量,可能也有幾分對通過信件上的微信號加上微信,聊了幾句后的那個女子的信賴——明明只是幾句普通的對話,卻讓我有種是越過歲月的相見感。
于是我最終決定離開姑姑家,去往這個在信上說到看中我特質的地方。
不得不承認,這剛剛高考完宛如一介浮萍的我好似找到了靠岸的扁舟。
組織在浙江一個很有名的旅游小鎮——烏鎮,中途需要轉機和乘坐大巴。
經過一路顛簸,在大巴車上的我看著隨信件一齊寄來的銀行卡,慶幸寄信者不僅出了路費,還有所謂的預付的工資。看樣子這個組織似乎不像詐騙團伙。
不過我看著手機顯示的銀行卡里的數額,疑惑這個組織是擔心我不會同意嗎?但依然松了口氣。雖然姑姑對我真的很好,可是讓姑姑出一個去完全陌生地方的路費,我自己會不好意思。
下車的時候天已經黑透,零星的星辰在霓虹燈的映射下幾乎快看不見了。能看出烏鎮雖然是古城,卻已經有些商業化的氣息。不免有些遺憾。
目測應該是晚上**點。看了下手機,八點出頭,感覺不是很晚,放心下來。
要去的地方不是很偏遠,但還是不好找。
最終還是通過微信定位找到了地點。
很張揚,門前就用檀木板寫著“茯苓居”。
門是敞開的,但我還是敲了敲門框。
里面立刻跳出一個很可愛的穿著jk服的女孩子,扎著俏皮的丸子頭,“你是叫云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