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被人陷害
太和殿氣勢磅礴、金碧輝煌,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如一條條長龍排列的十分整齊。彎彎的房角都刻成了怪獸,四個向上翹起的屋檐把太和殿顯得雄偉壯觀,走向太和殿七十二個大紅柱雕龍畫鳳顯示了封建王權的建筑風格。金燦燦的房頂體現出中國古代皇帝的威嚴與地位。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云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明黃色的長袍上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袍角那洶涌的金色波濤下,衣袖被風帶著高高飄起,飛揚的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著和煦的光彩,俊美的臉龐輝映著晨曦,帶著天神般的威儀和與身俱來的高貴,整個人發出一種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氣。
天祈朝的皇帝已不在年輕了,但是他的容顏卻仍有當年的風采,從中也可以看出當年的風華。這天祈朝的皇帝當年肯定也是俊朗神明,不然怎么會生出來的兒子各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
朝堂之上,天祈朝皇上坐在大殿之上,群臣七嘴八舌的爭吵著。向皇上進諫,商議著國家大事。
其中,爭吵最為激烈便是這場天下人最為關心的江城洪災。
而就在這時,大理寺少卿站了出來,叩見皇上。
“皇上,微臣這里有封密章,上去詳細記錄著江城賑款被人所貪污,百姓身處于水火之中,而這人伙同江城太守謀害賑款數百萬白銀,陷江城黎民百姓于不顧,還請皇上嚴懲不貸!”大理寺少卿神色嚴肅,語氣十分悲憤。
皇上聽到此事,臉色也十分難看,怒火也不斷升起。
伺候皇上身旁的老太監走了下,將大理寺少卿手中的密章遞了上去。
皇上仔細查閱一番,這上面詳細介紹了肅王殿下如何伙同江城太守將百姓的賑款吞下,置江城黎民百姓于不顧,陷天下于不顧。
皇上雷霆大發,將那封密章扔了下去,怒火急劇中烘燒,眼中的怒火似乎將要噴涌出來,咬牙切齒的喊道,“這肅王真是無法無天了,竟然敢貪污這賑災用的銀兩!”皇上的手用力拍在了龍椅上。
群臣紛紛拱手喊著,“請皇上保重龍體!”
皇上現在是怒火無處可放,肅王的才華是他所有兒子里最好的,性格冷漠但是卻最適合當皇帝,也是最像他的。如今卻做出了這樣的事,氣的自己火冒三丈!
“來人,即刻派人去江城,將肅王帶回來聽候發落!”皇上發號施令,揮了揮手。
旁邊的老太監立馬會意,掐著自己的尖嗓子喊著,“有本奏來,無本退朝!”甩了一下自己的浮塵。
“退朝!”老太監喊了一聲。
群臣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望著皇上的背影消失………………
太和殿宮外,大臣們都在商量著剛剛的事情。
肅王黨派神色嚴肅,全部是正襟危坐,坐著自己的軟橋趕往大將軍府去商量此事。
而這時其他的黨派全部是看熱鬧,幸災樂禍希望這肅王可以倒臺。
其中最開心的還是那些皇子了,肅王沒了,其中最受益的還是他們,神色愉悅的離開了皇宮。
丞相大人和太子殿下臉色也頗有深意的一起離開,前去東宮,商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密謀。
森林上空,密密層層,枝丫交錯,陽光很難射到地上,而難得漏下的一點陽光,就像色彩鮮艷的昆蟲一樣,仿佛是在蒼苔和淡紅色的枯萎的羊齒革上爬行似的。
紛沓而至的馬蹄聲,陰森肅穆的夜色中,疾馳而馳。“飛魚服”、“繡春刀”勾勒出一幅極美的畫面——月黑風高之夜,錦衣衛飛檐走壁,電光火石之間,手起刀落,殺人于無形之間。
江城………………
這時的肅王忙著處理江城洪水事宜,肅王根據十一堪探得到的地形,決定將洪水引流到洪村。
洪村這個地理位置處于下流,且是儲水之地,可以作為泄洪區。
修建水壩也迫在眉睫。
肅王立刻召集眾人,安排江城這些本地官員去著手修繕水壩,十一和云一兩人去洪村轉移人口,行動就此展開了。
十一和云一兩人趕到洪村,開始轉移此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