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請吃飯,還讓住一宿。”藍大爺顯得很高興。
齊小黎不明所以:“咦,大爺,你的驢呢?”
那頭驢不僅是藍大爺,也是山村的重要財產,向來是走到哪兒牽到哪兒。但看大爺神色輕松,顯然沒丟。
“驢放在請吃飯那家,喂了上好豆料。”藍大爺示意跟著他走,“路上慢慢跟你說。”
事情還得從幾月前那兩名強盜說起,殺死強盜后,齊小黎找到一包細軟和兩把刀。除了賠償衣服用掉的銅錢,和村里人熟悉后,她就將東西交給了身為村老的藍大爺。
這次進城,藍大爺也把那些帶上了,想換錢買點鹽巴和布匹。交給官府從來都不是第一選項,平常躲那些役吏都來不及,絕不會自己送上門。
可是藍大爺畢竟老奸巨猾……老謀深算……不對,是老成持重。他害怕有什么不妥,所以去附近打聽了有沒有關于那兩名強盜的消息,誰知竟有人將強盜懸賞了,足足100兩的花紅。因為那兩名強盜最近一件案子,就是殺了當地某個大戶人家的親戚。
強盜尸體早被野獸吃盡自然沒有證據,兩把刀也留在村里,花紅大概率領不了。但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把那些帶血財物上交了,失去財物是小,萬一將來追查下來,無論官府還是大戶都得罪不起啊。
巧合的是,銀鐲玉佩都有標記,正是最后兩名受害者的所有物,被一眼認了出來。
下午多半的時間,藍大爺就花在和大戶官府解釋去了。他畢竟是上了官府名冊的三老之一,信譽有保證,現在大戶要宴請幫他家報了仇的齊小黎。
到了地方,是座看起來不小的宅院,從大門進入就看到一座廣闊的練武場,地面平整,石鎖棍棒盡有。
聽藍大爺說,此地主人姓王,是當地有名的武師家族。子弟繁多,許多入了廂軍做教頭和軍官,武藝最好的留下來支應門庭繼續教授學生,傳到現在當家人王老爺已經是第三代。都說窮文富武,能練武的沒幾個窮苦人家,王家教授的學生大都是當地有名有姓的富戶子弟,雖然本朝武將地位不高,但王家在當地依舊算得豪強人家。
進了廳堂,王家管家熱情地請藍大爺和齊小黎入座。聽介紹,坐主位的正是王老爺,他看起來六十多歲,頭發胡須已經花白,但身姿健碩,雙目有神;下手一位是他的兒子王六,三十歲上下動作矯健,聯想到王家的規矩,這位王六應該就是勝過他前面的兄長得以留下來繼承家業的人;最后一位是當地官府管錢糧的戶房文書,也姓王,是王老爺的堂侄。
在席上王老爺問起齊小黎殺死那兩名強盜的過程,除了隱瞞手機和果實的事,她都照實說了。王老爺感慨不已,說被強盜害死的人正是他的內侄與侄媳,內侄讀書有成,年紀輕輕做了秀才,本應前途廣大,卻沒想到只是和媳婦回娘家就遭遇如此不測。
逃回來的家丁說殺人的是附近有名的強盜張三和李四(強盜甲和乙終于有了姓名),如今強盜已死,算是能對過世的人有個交代了。
說罷讓人端上一個托盤,揭開紅布,里面是碼得整整齊齊的二十個五兩銀錠。并說以后有什么需要盡管來提,只要王家能做到的無有不從。
人家剛剛死了親戚,齊小黎除了節哀順變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幸好有藍大爺在,人生經驗豐富,與王老爺也年紀相近,言辭懇切,竭力寬慰。
酒席散盡,一夜無事。
大清早藍大爺便牽著吃飽喝足的驢,拒絕了王老爺的再三挽留,領著齊小黎要離開。
見她面帶猶豫,他不禁疑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