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有些好笑,看著兒子問道,“創作?說說看,這一下是找到了什么靈感?”
“還真的有一點,不過還是有些不成熟。”劉釗抓了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昨天和媽看了會電視,絕對梁祝的故事很好。所以有段旋律,我覺得挺好的。”
這一下徐婉也不準備做飯了,她關心兒子的事業,“真的?”
劉立新也覺得意外,他沒有想到兒子這跟開了竅一般,這個音樂創作的靈感好像確實是很厲害。只是也覺得荒唐,兒子學的是表演啊,怎么這一個勁的在音樂創作上開竅?
抓了抓頭,劉釗笑著說道,“協奏曲,我回頭去找一下老師。鋼琴和小提琴的協奏曲,我覺得這個曲子會很好,等下補全。”
劉立新更加皺眉了,覺得很意外,“你以前不是最喜歡民樂么?”
“有啊,引子就是笛子,我吹給你們聽。”
說完,劉釗就跑回房間,取出他的笛子。旋律,是真的有,一直在腦海縈繞。
長笛模仿鳥的叫聲吹奏出一段旋律,只有不到半分鐘......說實在的,如果只是這么一段笛子,也聽不出來一個好賴,只是感覺到不錯。
劉立新捧著茶杯,坐在沙發問道,“是配樂還是流行歌曲?”
“純音樂,剛才不是說了是協奏曲么!”劉釗放下笛子,搓著手說道,“明天我去找程爺爺,先把曲子給排出來。”
徐婉一下子也愣住了,很詫異,“協奏曲?純音樂的協奏曲?”
這就有點高端了,這就有點讓人意外了。因為這可不是什么流行音樂,這樣的創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藝術家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向莫扎特、貝多芬學習呢!
劉釗不以為意,他知道父母的懷疑很正常。如果這首曲子不出來,這樣的質疑確實太正常了。因為這可是協奏曲,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雖然有些玩笑話的意思,可是有些事情劉釗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
大概就是音樂圈其實也有一些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所有的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
劉釗這要是跑去創作協奏曲,大概就是能夠處在‘鄙視鏈’的頂端。起碼看起來是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起碼這是朝著藝術家的路子發展!當然,可能人氣什么的就很一般了。
“我覺得大概是二十五分鐘左右,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臺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劉立新和徐婉錯愕不已的看著兒子,沒有想到他們的兒子居然是這么的認真,沒有想到兒子好像是來真的!
看到父母似乎有些不信,劉釗拍著胸口說道,“媽,不是兒子吹!這首曲子要是出來了,我肯定能被人認為是藝術家!”
徐婉白了一眼兒子,這有鏡頭呢;這要是導演組不剪掉,如果播放出去了,得多少人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