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叛亂平定,朝中人心大快。
新帝特意派了欽差大臣前來南江犒賞大軍,同時也帶來了顧英奇期盼已久的一紙詔書。
詔書的內容,基本與當初許落在書里看到的一樣,詔令顧英奇入朝面見皇帝,當面領受封賞。
許落長長出了一口氣。
終于可以前往京都了。南江之行,總算要結束了。
“落兒姐姐,你才呆了多久,這就要走了。”
從漓川回來的韓卿卿拉著許落的手,不舍道,“以后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啊?”
許落笑道:“有機會會再見的。”
但沒有機會,就再也不會見。
許落很開心來南江認識了韓家姐妹,但她有自己的計劃與安排,不可能因為這里的任何人而停留。
說起來,她倒是想起件事,書里,漓川之游時韓卿卿因貪玩失足跌進江中,是顧驍野救她上來的,此行也算是顧驍野與韓卿卿的定情之游。
但現在顧驍野壓根就沒去漓川,韓卿卿自然也就沒有落水。
顧驍野若去了京都,他和韓卿卿之間倒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見了。
不過,想來此事也不用她太擔心。
顧驍野是書里當之無愧的氣運之子,凡是屬于顧驍野的大氣運,好像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缺失過。
雖然時間有所改變,個中情節稍有變化,但基本到最后,該來的都來了。
比如恢復身份,比如南征,比如江陵道力挽狂瀾,比如蘆葦蕩大敗袁讓,比如不費一兵一卒,招降九江城。
如此看來,漓川之游雖然他缺席了,耽擱了他和韓卿卿的關系進展,但估計最終氣運也會以另一種形式補給他吧。
*
安靜的長廊里,顧驍野與百里長安一前一后而行。
百里長安神色復雜,不知道該怎么形容自己的感受。
臨江樓發生了什么,他還沒從漓川回來,就已經從送信的侍從那里知道了。
韓知禮非但沒死,還是顧驍野救回來的,所以他們先前精心策劃的一場布局到底算什么?
“三公子,我不明白。”
百里長安郁悶至極地說,“先前你不是說,回了鄖州會處處掣肘,留在南江是最好的選擇?這現在,算怎么回事?”
顧驍野云淡風輕地說:“現在有了第二個選擇,去京都。”
“可是留在南江,三公子手里有軍,天下將亂,以后大有可為。“
百里長安說,“去了京都,三公子力單勢薄,還要面對朝中的波云詭譎,稍有一步行差踏錯,便可能萬劫不復。”
孰優孰劣,用腳趾頭也能想得到。
顧驍野淡淡道:“事在人為。”
事在人為,好一個事在人為。
百里長安憋了好一會兒,到底還是沒忍住:“因為許姑娘?”
埋伏在臨江樓的人說,顧驍野突然現身,不顧危險從那里救走了許落。
許落求顧驍野去救韓知禮,顧驍野真就答應了。
如今突然決定去京都,怕是,也跟許落有關。
顧驍野頓住腳步。
初夏的風拂過長廊,帶來遠處院子里的馥郁花香。有蜂蝶在游廊飛舞,一只彩蝶翩翩飛到顧驍野跟前。
顧驍野伸手,那蝶撲閃著翅膀,棲息在他掌心,片刻后,又翩翩離去。
他目送那蝶遠去,這才轉過身,冷冷地看著百里長安。
片刻的寂靜和沉默帶來極致的壓抑,百里長安手心似有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