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年年都收茶葉,那樣陸家村的村民就可以自己種植很多茶葉賣。
茶葉那玩意兒只要經常采摘,能從三月份采摘到八月份的,那才是大頭。
如果和葉青青打好關系了,以后葉青青在搞出些賺錢的門路出來,那樣就更賺錢了。
山里那么多山貨,牛躺鄉的人就是苦于沒有銷售的門路,沒有本金,沒有做生意的頭腦,沒有承擔失敗風險的能力。
沒人有能力把山貨變成現金。
如今來了個能把山貨變成現金的人,可得好好哄著。
如果可以,就是供著也行。
村長很清楚,只要茶場真的開起來了,別的村的人絕對都會來想方設法的討好葉青青,尋求賺錢的路子的。
牛躺鄉的村子,就是牛躺鄉大街上附近都和陸家村差不多,全都窮得叮當響。
大家最缺的就是賺錢的門路了。
現在把葉青青哄好了,盡量和她打好關系,以后好處絕對不會少的。
不然要是現在不和她打好關系,以后她和陸一搬去街上或者是回鹽河城了,那損失可就大了。
村長都懂的事情,很多腦子稍微活絡一點的人也是懂的,也知道和葉青青打好關系的重要性。
不少村民立馬七嘴八舌的說:“陸大嫂,我們一天天就是下力干活的,哪能收你的工資啊!
你在村里修茶場給我們村的人帶來收入這個事情,是對我們的大好事,更加不能收工資了,而且村長說得對,我們都欠著陸一工天的。”
“對對對,陸一家的,你帶著我們發財,做前期準備工作哪還能收你的錢啊!別說我們還欠你們家工天了。”
“對啊,陸一家的,要干活只管喊我們就行了,不用給工資的,咱們村修房干活那些都是大家幫忙干的。
大家互幫互助嘛!只要是下力的活兒都不用開錢的……”
“就是,陸大嫂,咱們村的風俗就是幫忙做事,不要錢的,大家互幫互助,如果有條件,最多帶個飯就行了,工資大可不必。”
葉青青聽著這些人的話,看著這些人的態度都轉變得這么快,很現實的全都討好的看著自己。
葉青青也沒覺得驚訝。
本就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他們沒有報酬都愿意冒著大暴雨去接人,還帶著幾分鄰里的情意,已經不錯了。
現實生活就離不開吃飯花錢,他們現在最缺的也是錢,他們現在這樣現實也是正常的。
不過他們提起幫忙這個,葉青青想起這里農村確實是這樣的。
修房造屋甚至種地,都是互相幫忙,以還工天的方式來的。
今天幾十個人給這家人干活,明天幾十個人給那家人干活,這樣輪流來的。
你幫我干一天活,記著,以后你需要人干活時,我又來幫你干一天活,扯平了,不用給錢。
主家只需要帶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