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青起身往村口方向看了看,確實沒有看到放置大喇叭的高木樁子,也沒有看到哪里牽著廣播線。
葉青青疑惑的問:“村長,不是村村都有大喇叭每天播放新聞那些嗎?陸家村的大喇叭哪兒去了?”
“陸一家的,當初咱們這些村子是都有大喇叭每天都播放廣播的,只是每次裝了不到三天,那個從縣城牽出來的廣播線就會被損毀了。
咱們這里的山都太陡了,一下雨,要么會垮塌石頭把那個廣播線給壓斷,要么會塌方壓斷廣播線,時常連牽廣播線的木桿子都會被損毀了,埋在地下那個線子更是時常被損毀。”
“一開始廣播線和電桿那些一被人破壞了,都有人去處理,可是咱們這春夏秋三季都時不時有大雨。
隔不了十來天就有一場大雨的,冬天更是會下大雪,大雪封山的時候都有,牛塘鄉的村子都差不多,搶修廣播線的人天天周轉在各個村子里。
那廣播用的時候還沒有修廣播線子的時候多,后來有次大雨后搶修廣播線,還犧牲過六個縣城廣播站來搶修廣播線的同志,遇到塌方全被泥巴推著下了管河了,到現在尸骨都還沒有找到。
后來廣播就沒用了,實在是那玩意兒需要空中牽線,地下埋線才行,壞一根都用不了,咱們這兒自然啥質災害太多,廣播傳輸線子壞得太快了。”
“十二年前村里廣播沒用后,大喇叭拆了送回縣城去了,安裝大喇叭的木樁子早就被砍了當柴燒了!”
額……
葉青青沉默了,想起這地方十里不同天,這個山上在出大太陽,一旁那個山上就是下雨的情況都是時常發生的,可以說天天都有地方在下雨。
現在又還沒有退耕還林,現在的雨普遍又比較大,一下雨村長說的滑坡塌方那些自然災害就會高發。
從水花花縣縣城到牛塘鄉大街都有六七十公里的距離,這么長的距離,隨便一處塌方那些,就能把廣播線損壞,這樣看來,修好一次廣播能用三天都很不錯了。
牛躺鄉的地里環境,截止目前也確實不適合那種需要長距離有線傳播的東西,除非像后世那樣架鐵塔,搞高架,走幾百米高的高空。
沒有廣播接受外界信息,就只有收音機了,至于收音機,一看陸家村這些人也不是買得起收音機的人家。
就是有人買得起收音機,一是村里電都沒有,鹽河城賣的收音機都是需要充電的,放電池的得去省城才能買到,充電的都很難買,不充電的更難買。
二是收音機也不一定有信號,陸家村四周的山都太高了。
上輩子陸家村都是在山頂裝了專用的信號塔,陸家村和陸家村附近的村里才有信號的,不然信號全被高山給遮擋完了。
村長見葉青青沉默了,又說:“陸一家的,有一年劉三和他老婆回娘家,都帶回來過一個收音機。
可是在咱們村收聽不到東西,就會有那種烏拉烏拉怪異的聲音,劉三說咱們這兒太偏遠了,什么信號還是啥的收不到。”
“我們村,我們附近的村子,平時除了上街聽街上的人說點新消息,或者是有人特意來傳播,很多外面的消息我們都聽不到。
平常也沒誰會去縣城的,車費太貴了,就上街沒事都很少去,天天要干活種地,地里活多。”
葉青青盯著村民們看了幾秒,這里說消息閉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