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天剛微微亮,陸一家院子大門口就排著來賣茶葉長長的隊伍了。
昨晚葉青青宣布了從今早起就會收暫時收米茶后,當時就有人跑去了附近的山里,借著月光連夜摘茶葉了!
天剛亮摘茶葉的人回來吃早飯,順便就來賣茶葉了!
錢沒到手之前,村民們對于茶葉能賣錢的事情,始終抱有懷疑之心。
陸一家院子里一張高高的桌子邊,負責稱茶葉的工人不斷小心翼翼的接過村民們手里用碗,用樹葉,用芋頭葉子等各種工具盛放的茶葉。
把兩三厘米長鮮綠色的米茶倒在能稱出“錢”重量的電子秤稱盤上稱重。
如果茶葉太多電子秤秤盤放不下的,就倒在一個瓷盆里稱重。
在根據茶葉的損壞程度,葉子的多少等估價。
工人接過一個村民的茶葉倒在稱盤里后,看著稱盤里一顆顆鮮綠色的米茶,道:
“你這個茶葉好,特別新鮮,也沒有多余的葉子或者是散開的,一塊錢一斤,我看看有多重。”
工人話音一落,茶葉的主人,一個三十來歲的粗糙漢子露出個靦腆的笑容,笑著說:“嘿嘿!我和我兒子們都是嚴格按照陸大嫂說的要求摘的。”
“就是要這樣摘,這個質量越好,價格越高,你摘得不錯,要是葉葉太多,草草葉葉那些太多,還要挑干凈才行。”
負責稱重的工人說著,看了眼電子秤的顯示器,道:“有兩斤八兩六錢,一塊錢一斤。”
負責稱重的人話音一落,負責稱重的人旁邊負責開票的人就開始記錄茶葉的重量,單價,算盤撥動得啪啪作響后。
算出總價在記錄上,最后記錄上賣茶葉的人的姓名,住址,就把票撕給了對應的賣茶葉的人。
沒辦法,像陸家村,絕大部分人都姓陸,村里人都沒什么文化,取名都是亂來,重名的人太多了,不說住址,光有名字,根本不知道誰是誰。
負責稱重的人見負責開票的人把重量單價記錄上后,就把茶葉已經稱重的茶葉倒入一旁放置一塊錢一斤的茶葉的大簸箕里。
隨即沖排隊的人道:“下一個!都排隊啊!都排隊,誰插隊就不收誰茶葉!先來后到,一個一個來,別急。”
而剛才稱重的茶葉的主人拿著開的票,立馬走到一旁三四米外的一個隊伍末尾,排隊等待拿票兌換錢。
憑票領錢的隊伍最前面的桌子里面,放著一堆五塊,兩塊,一塊,五毛,兩毛,一毛的錢。
有個人在不斷的收票,給錢,分分錢全部用青一雪餅代替,一個青一雪餅,代替一分錢。
而堆放錢旁邊的一個架子上,還放著一堆青一雪餅,青一辣條,青一火腿腸,青一薯片,青一桃子味和梨子味的汽水,以及竹子編的裝米茶的開口小,肚子大的竹籃子。
陸以龍坐在雪餅辣條等食物旁邊,專門賣這些東西。
來賣茶葉的人基本都是些漢子,領取了錢后,一個個漢子拿著錢都眉開眼笑的。
不少人都三四十歲了,拿著錢離開時都走出了幾歲小娃娃砰砰跳跳的步伐!
渾身洋溢這歡快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