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已經知道了,小莉跟三哥,都還是初中生,在鎮里上學。一個星期,才回來一次。
十分意外的是,兄妹二人,竟然還是同班同學。據說,那是因為小莉小時候沒人帶,很小就跟著書生一起上學了。
平日里,其實她可以獨霸小莉的閨房。
余家的人收到她的禮物,也非常歡喜,對她更多了一分喜愛跟寬容。
隔天,也就是星期日下午,小莉要去鎮上上學了,江筱禾又拉著她的手,塞過去一支鋼筆。
村長的那支鋼筆,已經給了小莉的三哥余樹生了。
“小莉,跟你哥好好上學,至少也要把初中畢業證拿到手!平日里得空,跟你哥去廢品收購站,淘換一些高中的課本跟學習資料。或者,去胡同里,跟家里有高中畢業生的人家,把高中課本跟學習資料買下來。”
江筱禾又塞過去一把零錢:“這里是十塊錢,你拿去幫我買書,麻煩你了啊!”
如果她說,給他們兄妹二人自己買書,估計他們不會去買。如此,只好以自己的名義買了。再說了,她如今還真的很需要,多買幾套高中的課本跟資料。
她沒有忘記,自己要來這里插隊的目的。
在離前進大隊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個農場,如今江家一大家子的人,都在這里勞動改造。
進去的路口,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那個十字路口。
這是跟那個趕出的大叔聊天的時候,從大叔的嘴里,不動聲色的給套出來的。
大叔家,正好就在農場三里遠的村子里。
******
送別小莉兄妹二人,又休息了一個下午,第二天一早,江筱禾就正式上工了。
正趕上拔花生的時候,村長照顧她,分給她的活是拔花生,而不是挑花生那樣的重活。
江筱禾早有準備,用碎布條(在省城的裁縫店買的)纏了右手的手掌。不然,一天下來,估計右手肯定傷痕累累。
拔花生,雖然不是重活,但是也是累活苦活。
夏日炎炎,饒是在這山區,稍微涼爽一點的地方,也是十分難捱的。
幸好,前世的苦菊,受了一輩子的苦。
在古代社會的江筱禾,也打小就習武,不是那種走路都要人扶的嬌小姐。
如今的江筱禾,好歹練了幾天武,也喝了好幾天的空間泉水。身體算不上強壯,但是也還過得去,不比村里的姑娘差多少。
一天的活干下來,她居然拿了六個公分。
干活,是一人一塊地,多勞多得,誰也別想偷懶。
這是村里定下的規矩,沒有人可以打破,早前有人提出過異議,都被廣大的老百姓給堅決的否決了。
滿公分是十分,干特別重的活且干的多,十二個公分。村里的婦女,一般拿七八個公分,姑娘六個公分。半大的小子跟姑娘,兩三個公分。
男知青,一般就六個公分;女知青,一般四五個公分。
江筱禾這頭一回上工,就拿了六個公分,引來村里人的一片贊嘆。
“這姑娘不錯,不像別的知青,頭一天干活的時候,盡幫倒忙不說,眼睛還長在額頭上!”
“嗯,就是啊,江知青勤勞又漂亮,還挺和善,半點沒有瞧不起咱們農民的樣子!”
這是村里人的議論。
知青們,對江筱禾的觀感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