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荷不在意的擺擺手。
“沒事,魚塘小就小用,大就大用。三分地的魚塘,其實也不算很小了,起碼可以種蓮藕,還可以種茭白跟菱角。魚的話,養不養都無所謂!”
她買水洼,改造成魚塘的初衷,其實就是想要打造一個景觀,以及防止新的鄰居往水洼里排放污水。
“要吃魚的話,可以跟村里買,村里的湖泊里,不是每年都養很多魚么?”
靠山屯有一個湖泊,面積大約有個三百畝,是好幾代的靠山屯人,利用山谷地形,人工打造的湖泊。
或者說,叫水庫更加的恰當。
“也行,你覺得沒有問題就好!”老族長很是欣慰,這孩子果然是個大度的,是個豁達的,被攪亂了自己的計劃,竟然沒有半點怨言。
宋曉荷想起昨天剛收到的外公的信,就趁機跟老族長提出:“二爺爺,我昨天收到外公的信,他說打算帶一家人來投奔我,想要在靠山屯安家落戶。你覺得,這樣可以么?”
“你外公一家啊,一共多少人啊?”老族長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
“外公說,就外公外婆,還有二舅一家五口一起來!另外,大舅家六歲的小表弟,以及三舅家三歲的小表弟,也一起來!對了,二舅家的三個孩子,最大的也只有十歲。”
宋曉荷有點忐忑,這么多人,似乎有點難度。
不久前,才落戶了顧大人一家三口。
而且,當初顧大人可是承諾過,會去靠山屯的族學當夫子。如此,才沒有人開口表示反對。
畢竟,這么偏遠的山村,能招來這么一個好夫子,那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
如今,又招來九口人,而且還沒有顧大人家那樣的條件,村里人能同意么?
要知道,二爺爺也是不能一言堂的。
其余十個族老,必須有六個以上同意,這才作數。
老族長卻點點頭:“基本上都是孩子,這就好辦多了,估計沒有問題!”
如果是九個大人,那真不太好辦。
九個人之中,十歲以下的孩子就占了六個,這就低調多了。村里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宋曉荷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做出了一個決定:“二爺爺,我打算出錢,給村里辦一所書院!書院里,可以開設一些實用的技能課,比如女紅、廚藝、賬務管理、武藝這些,都可以開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