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人啊?那兩個宅子,最多可以安頓下你表叔一家吧?”老族長愁眉苦臉的。
宋曉荷就忍不住嘆了口氣,二爺爺一輩子都呆在深山里,連府城都只去過一次。
縣城,也是要去衙門辦事的時候,才會走一趟。
眼界跟魄力,還是多少有點欠缺啊!
“二爺爺,咱們靠山屯,在北面不是有三個山谷么?那三個山谷我去看過了,是可以開墾成稻田的!那塊荒地,大可以就讓兩千五百人去開墾,并就地修建宅子啊!”
不做到心中有數,她又怎么敢起念頭,讓表叔帶人過來呢?
那三個山谷,村里人習慣叫那個地方三道灣,離村子大約有三里遠,也屬于靠山屯的地盤。大約有三千畝的可開墾的荒地,而房子則可以修建在山谷四周。
就修建在那幾座低矮的小山坡上,不用占用可耕地,還不用擔心下暴雨的時候,房子里會進水。
而且,那三個三谷還是相連的。雖然人跡罕至,連一條崎嶇小路都沒有。
但是沒有關系,路是可以走出來的,也可以用砍刀跟鋤頭,直接開出來。
這三千畝的荒地,還不包括在靠山屯原本的儲備荒地里,沒有涉及到村民的利益。
什么叫儲備荒地呢?
那就是,早就被靠山屯的祖輩看好了的備用荒地,大約有一萬畝左右。一旦人口增長了,耕地跟宅基地不夠用了,就會在那里開墾,去那里修建宅子。
換言之,這些荒地,是老一輩的人一早給后代子孫留下的備用的土地。
這些土地,如今村里每年都會派人稍微打理一下,撒上草籽,砍去荊棘,以供村里的小孩老人去放牛羊。
這一萬畝的備用地,嚴禁外人染指。
這外人,指的是官府衙門,也指的是外來的遷移人員。
至于蕭家、顧家跟趙乾占用的宅基地,那是老族長跟族里私下里協商過,這屬于特殊情況,就特殊對待。
而且,私底下,宋曉荷了解到了情況,也堅持多掏了九百兩的銀子。一家的宅基地,額外補了三百兩的銀子,以平息那些反對的意見。
那個原本就不同意的族老,雖然沒有辦法妥協了,但是他在村里說了不少閑話,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不然,蕭家跟趙家的宅子,哪里能這么順利的修建起來?
光是村里的勞力,如果被人挑唆,來個怠工,來個罷工;甚至干脆就不來干活,給錢也不要,或者有人暗地里搞個小破壞,那就夠讓人頭疼的了!
村里人都很團結,一致對外,可不是說著玩的。
只要有一部分的人不滿,有意見,那么就很容易帶動很多的人不滿。
二爺爺在村里,從來不搞一言堂,也不敢有這個念頭。
因為,他怕帶壞了下一任的族長,或者是下下任的族長。
一言堂的風氣,不能起,不能有!
族長的人品跟能力,都沒得說,搞一言堂,那還沒有什么大礙。
若是族長的人品跟能力,但凡不能兩全,那么搞一言堂,就是把整個家族往坑里帶,往滅族的方向帶。
這個責任,他可扛不起,也不敢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