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宅基地早已買好了,也打好了地基。
一個宅子三間正房,中間的是堂屋,兩邊的是臥室。東廂房,一間是廚房,一間是沐浴間。
正房有閣樓,閣樓高達兩米二,可以當臥室用,也是存放糧食跟貴重物品的好地方。
一樓的高度,比二樓還要高一點,得有二米五這么高。
整個房子,比村里人家的房子,要高許多。
黃翠蘭很是高興:“這樣一來,一個屋子就等于多了一個臥室,光是買瓦的錢就可以省不少!”
蒲小翠想的,卻不是省錢的問題,而是這樣的話,每個宅子可以少建幾間房子,一家人也夠住,不會緊巴巴的。
而且,住閣樓的話,濕氣沒有那么重,安全方面也比較有保障。
還有,就三間正房,沒有打眼。
東廂房,還是低矮的耳房,就更加低調。
這樣的人家,哪怕住的是新宅子,也不容易招惹眼。
她還指揮幾個兒子,去山上挖了許多樹苗,主要是白玉蘭跟香樟樹,還有桉樹。
白蘭是常綠喬木,可高達17米,枝廣展,呈闊傘形樹冠。
桉樹,也是高大的樹木,耐腐性很強,是很好的木材。
香樟樹,也是非常好的木材,而且有很強的凈化環境的功能。
在八座宅子的外圍,打造了一條一米寬的小路,小路的兩邊,宅子了一圈的白玉蘭、桉樹跟香樟樹。
如此,既有了一條林蔭路,方便散步、跑步。
另外,還可以把這八座宅子,掩映在綠樹叢中。
每座宅子的門前,以及庭院里,也會栽種幾棵這樣的樹木。
這樣,這幾座新宅子,就不會那么打眼。
沈家的人一下子,修建了這么多新宅子,雖然外墻都用泥沙刷了一層,一點也看不出青磚的痕跡。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引起了眾人的關注,以及某些人的眼紅。
不過,隨著黃翠蘭、蒲小翠把老宅子都給賣了,這種關注就淡化了很多,眼紅的人也沒有幾個了。
賣老宅子,在世人看來,是很丟臉,很沒有體面的事情。不是窮得吃不上飯,就要餓死了,沒有幾戶人家會賣宅子。
可是,對于黃翠蘭跟蒲小翠來說,這壓根就不算什么。
畢竟,那些老宅,其實并不是沈家的祖宅,而是她們當年跟自己的丈夫結婚之后,才修建起來的土磚房。
二人的丈夫,早已失蹤了二三十年。
說是失蹤,其實到底怎么回事,她們自己的心里多少有點數。
對于這老宅子,并沒有什么太多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