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上小學的孩子,其實就只有梨花的兒女,八歲的春蘭,以及六歲的解放。
其余的孫子輩的,最小的都十五歲了,曾孫這一輩的,最大的也不過三兩歲。
解放上學三個月之后,蒲小翠跟他的任課老師熟悉了,就請了一個人品不錯的老師,給家里人當家庭教師。
學生太多,老師辛苦,蒲小翠開出了二十塊錢一個月的價錢。另外,老師每天晚上,來上兩個小時的課。
每次來上課,蒲小翠都會給他準備一個帶殼的煮雞蛋,隔五六天,還能喝上一碗骨頭湯或者肉湯。
老師二十出頭,家在一百多里的外地,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晚上閑著沒事,能給人做家庭教師,帶出一批上進的學生,又能掙錢,還有吃上好吃的。
如此,何樂而不為?
在蒲小翠的帶動跟督促下,也在老師的傾囊相授下,一年以后,十一歲到十三歲的姑娘小子,全都跳級入讀小學三年級。
十四歲的姑娘小子,跳級入讀小學五年級。
就連已經結婚生子的幾個小子,也跟著幾個弟弟妹妹,參加了小學畢業考,拿到了小學畢業證。
“唉,要是我們還沒有結婚生子,要是我們能再小兩三歲,也可以厚著臉皮,去上初中、高中。”
小山不禁很是感慨,很是羨慕可以上學的弟弟妹妹們。
“這就沒有辦法了,不過你們還是可以繼續在家里自學,不懂的等你們弟弟妹妹回家了,就問他們好了!”
蒲小翠也無能為力,這初中的知識,不是光靠自學就可以有成效的。
而且,之所以不上學,都可以考小學文憑,也不過是因為這小學就是村里辦的。
那小學校長,就是隔壁村的人,鄉里鄉親的,彼此都知道對方是啥樣的人。又看在孩子們這么努力,這么用功,這么上進的份上,給了這個方便。
但是,初中畢業證跟高中畢業證,蒲小翠就無能為力了。
她倒是知道,還有夜校的存在,可那是在城里才有,而且不是什么都可以去上的。每個單位,上夜校的名額也是有限的。
鄉下地方,就只有掃盲班。
“還有啊,你們這一代來不及,好好培養下一代就是了!”蒲小翠很認真的,叮囑幾個已經結婚生子的小輩。
這些小輩,最大的,也不過才二十一歲。
唉,確實有點可惜,要是再小個三、四歲,沒有結婚生子,就跟小川才剛滿十七歲那樣,她也會設法把他們送進學校里上學。
雖然,十七歲上初一,年紀也大了一點。
不過,在這個年代,也勉強過得去。
小川似乎看出了自己奶奶的心理活動,跟她保證:“奶奶,我會更加努力一點,更加勤奮一點,爭取初一讀一個學期,就跳到初二!高中,也會跳級上!”
蒲小翠擺擺手:“不用這樣,你們的基礎本來就差一點,初中就好好的上,踏踏實實的上,把基礎打的牢固一點!高中也別勉強,都踏踏實實的上,不差那一兩年!也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目光,好好學文化知識,一輩子都會受用!”
目光掃過年紀大的小子姑娘,語重心長的道:“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贏家,所以別太在乎這一時之間,別人給的嘲諷跟羞辱!別人嘲諷羞辱你們,你們可以還回去,但是別因為別人的過錯,而懲罰自己,甚至是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