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體內的靈氣與內氣結合運轉,方能修煉出真氣。
所以修出真氣的前提是先讓肉身氣血渾厚到極限,從而在氣血中滋生出內氣。
人族無數年的修行歷史證明,唯有氣血達到肉身極限之后方能滋生內氣,這是鐵律,無一例外。
不對,在李石之前,無疑例外。
李石的肉身極限在早上氣血煙柱沖破眉心時打破了桎梏——所以,雖然他的氣血渾厚到史無前例的程度,卻不是肉身的極限。
可之前他聽到吳安青的求助,想要出手,心中生出了“體內早點有生出內氣就好了”的想法,然后內氣就真的自氣血中滋生出來了!
頗有點“言出法隨”味道。
李石站在院子里,感應著肉身中的內氣,它在自己渾厚的氣血中不斷變大。
“能打破人族歷史……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能以常理來衡量了。”
李石笑了笑,壓抑著溝通外界靈氣的沖動,洗漱一番后,把《唐詩宋詞集》召喚出來,讀了五遍《鹿柴》,這一次,雖然靈魂沒有進入詩詞集中的宇宙,但也再次清晰地“看到”鹿柴世界,還是那座山,郁郁蒼蒼。
讀詩時,詩詞集里傳來的暖流比以前多了三四倍,繼續壯大著氣血。
讀完詩,李石依舊不著急引氣入體,而是找了本閑書來看。
這是一本游記,講述的是作者游歷南海沿岸各州時的奇聞趣事,很有意思。
夜漸漸深了。
三更天,李石走出了院子。
他往西邊的山里走,慢悠悠的,散步一樣,但每一步都跨出四五十米。
一開始步子還有點重,到后來變得輕飄飄的。
路上,他在腦海中又把內氣催生之法、引氣入體后與內氣結合的運轉之法都過了一遍。
到了西邊山里,李石加快腳步,深入三十里,來到一座山頂懸崖,在崖邊的山石上盤膝而坐,閉目。
調息,準備。
先以體內誕生的內氣為引子,搬運內氣催生之法。
那龐大如海的氣血在一瞬間,以某種奇特的頻率顫抖起來,某種奇異的東西從肉身各處滋生,流向最開始的那縷內氣,匯聚在一起,使之不斷壯大,很快原本如針一般細小的內氣就變成了粗壯的大樹!
是時候了!
李石分心二用,開始嘗試引氣之法。
他這個念頭一生出,猛地一下,四周原本就蠢蠢欲動的靈氣立即瘋了一般朝他涌來!
轟!
天空深處干雷炸響,四面八方的靈氣直奔他的口鼻,隨著呼吸流入他的體內。
靈氣入體,匯聚胸前中丹田,又搬來內氣與之糾纏,融合成真氣。
真氣有一個“真”字,是相對于內氣而言的。
內氣是虛無的,與靈氣融合后,多了一分“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