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雄霸的女兒找到了我”
李清照表情怪異的找到了李白,而此時的李白正一臉糾結的拿著封信在猶豫什么。聽聞弟子的話抬頭問道“雄霸的女兒找你做什么”
“說是要參加明年的科舉,想要找我突擊補習一下”李清照說著連自己都有點想笑了。
那是科舉啊,老師劃了重點只是臨時抱佛腳就能及格的
“無知”
李白哼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說誰,接著看看李清照,“你之前考中了進士,如今也當了官,這一陣子有什么感悟”
李清照沉默片刻答道“并無太多的感觸,可能與我的職務有關吧,清水衙門沒有太多的人情往來,自然也遠離麻煩的漩渦。”
李白點點頭,李清照當初科舉的成績不錯,雖然沒有獲得前三甲可也足能稱得上人中龍鳳了。但最后分配到的職務卻是翰林院編纂,當然,若是平常這個職位也算正常,可這么長時間了,就是再傻也能覺出一些問題了。
其實翰林院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皇帝的秘書部門,像是編修之類的職務主要負責記錄皇帝的起居、言行等,偶爾也負責編寫一些慶典禮儀的文稿。
不過這個記錄可不是監視皇帝的一言一行,而是讓這些新進進士能夠更快接觸到國家政事,看看皇帝和大臣們都是怎么處理政務的,等學習的差不多了再下派到各自的崗位上。
那么問題就來了,這種類似實習的制度雖然表面上看沒有毛病,可實習期的多少卻沒有一個明文的規定,也就是說,你什么時候能夠正式的得到指派,那就要靠自己的手段了。
李清照以前沒有做過官,在成為進士之后就聽宮中的人說已經將他們都分配好了去處,也就信了,可是等一個個進士都三三兩兩離開了翰林院的時候,她才發現不對勁。
那些進士去的衙門無論是在帝都的、還是外派的,他們的職務似乎都與曾經承諾過的并不一樣。
直到這時候她才明白,這時候起作用的就不是什么才華了,而是背景、金錢等等一切場外本不應該存在的東西。
李清照有一點委屈,曾經因為這個來找李白,而李白卻見慣不怪,畢竟也是曾經當過官的人,怎么可能不懂其中的門道,只是他并不打算提前告訴李清照,也不打算幫忙罷了。
就這樣,李清照又在翰林院里待了好久,慢慢的,她發現原本應該漸漸改革并一切向陽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
那些同樣考中進士的人中陸陸續續有人熬不住想方設法走了關系離開了翰林院,而剩下最多的竟然都是女進士
夜宴散場之后才能看清那滿地的狼藉,從當初李元芳為女性發聲到之后女性參加科舉甚至有女子中了探花,算是將這場盛宴推進到了最高點。
可是當胡亥排斥李元芳和跟李元芳有關的一切時,這場盛宴就算是結束了。隨著胡亥對于狄仁杰、包拯等人的不信任,李斯的死亡等等事情之后,好像他們曾經推進過的一切都得到了否定。
已經分派出去的官職漸漸被排斥在主流圈子之外,沒有分派官職的女進士則繼續在翰林院熬著。大概也就是因為狄仁杰等人還沒死,否則這女性可參加科舉的規矩都要廢掉。
可以說,胡亥憑借著個人的好惡讓一次改革就要夭折在萌芽狀態了。
“失望嗎”李白突然間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