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舟這話出口就讓眾人感覺到了一點不對勁,倒不是說這話里有什么問題,而是你個大秦的大將軍,在這里教敵人怎么造反這合適嗎這像話嗎
可同樣的話聽到琉璃沁和小萌耳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要說什么人對社會制度認識的最深刻,那肯定是流亡者,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寫在了教科書上。
其實官方流亡者的計劃幾乎都是陽謀了,其關鍵就是將官方勢力布置在各個起義軍的內部,當宋國朝廷滅亡的時候,局面必然會成為一個各方勢力割據的情況。
到此宋國會進入一個轉折點,未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變成無數小國相互拉拉扯消耗,除非天降猛人一統諸國,否則未來必然是被大國吞并的下場。
另一種可能就是共同治理國家,形成一個類似于聯邦其中各個勢力紛雜的大國。這樣可以抵御其余大國的攻擊,但未來必然滅于內耗嚴重。甚至于那些起義軍還想不到這一點,因為在他們的概念中,除了封建帝制之外是想不到其它制度的。
但是流亡者們會幫他們想到,各個起義軍的軍師會同時推動類似聯邦式國家的成立,表面上看這個國家內部有著無數的派系,大家商量著決定國策的時候甚至會打架。
可是除了流亡者外,任誰也想不到,這個派系林立的國家背后,所有的軍師其實都是一伙的
而當這個軍師聯盟真正站上臺面的時候,這個國家就不再是聯邦制了,而是一個真真正正思想統一的國家。至于是什么制度,那就不需要多說了。
可以說,這整個計劃最難的部分,就是如何將軍師們打入各個起義軍內部,并占據足夠重要的地位。
幸好,官方流亡者們知道水滸傳的大背景,官方流亡者中有足夠的人才,有足夠的信念與理想,即使如此,其中又有多少人失敗過,有損失了多少,沒人說得清。
琉璃沁和小萌之所以聽起來不對勁,是因為她們同樣理解那個制度的強大之處,簡單講,當人民得到利益之后,你再想說什么恢復帝制,說世界一切都屬于皇帝而不是人民的,你覺得會發生什么
假如有一天慕容復真有了復國的實力,那他敢當皇帝嗎而若是不敢當皇帝,在那個制度的維持下,哪怕讓你當了領導人又何妨
到這里,琉璃沁和小萌幾乎都能看到慕容復敗亡的結局了,又或者他能活下來,可那個結局必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不過現在琉璃沁和小萌倒是有點懷疑這個李元芳了,他不會知道流亡者的計劃了吧
左舟注意到了琉璃沁兩人的眼神,也知道她們沒有看過信,還不知道他的流亡者身份。他自然沒有刻意介紹的必要,繼續跟慕容復道“賢弟暗中支持的義軍雖強但也不是最強,未必贏得了梁山、方臘等等義軍,在不死斗的時候只能是各分得一塊地盤,但這塊地盤未必就是適合發展的,土地肥不肥沃適不適合種地,境內有沒有礦藏能否足夠打造兵器,轄內門派夠不夠多,有沒有高手存在這些問題,你有信心解決嗎”
慕容復讓左舟問的頭皮發麻,自己以前只想著爭地盤了,怎么沒有想到這些
左舟微笑,你早碰到我早被忽悠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