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同樣是那個時候,大大小小的寺廟出現在各個國家之中,有一個詞叫有樣學樣,一個國家的成功對其它國家也是很好的借鑒作用。
這一點其實跟隔壁地球的發展有些不一樣,在隔壁地球那些統治者選擇的思想是儒家思想,而在這個世界,儒家雖然不至于被歸入魔門之中,可也沒有能成為主流。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佛門的潛在實力太強了,各種佛陀、菩薩、羅漢之類的,而其它思想流派中卻沒有這么多強者。
不過當一個宗教過于強大的時候,就會對統治者造成巨大的阻礙,各地的佛門勢力不可避免的會形成一種暗勢力。
而這種局面的破局時機就是天地異變,破局者便是當初的秦皇
雖然秦皇已經化龍了,但留下的問題卻非常的嚴重。
思想啊,很危險,可能會成為一個國家破滅的導火索,但也同樣可能成為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
作為大秦來說,以前士兵們的思想不是去求神拜佛,而是信秦皇
而秦皇也對得起這一份信任,完全就是整個大秦的定海神針,只要他在一天,那大秦就安穩的存在一天。
但如今的胡亥可沒有這個本事,那么這問題就來了,沒有了信仰的大秦士兵短時間內雖然不存在崩潰的可能,但時間長了呢誰能夠保證他們不懈怠,也許只是一場小規模的失敗,也許只是一次委屈,他們就可能動搖了自己對大秦的信心。
胡亥不知道這種情況嗎當然知道,不過他現在暫時也沒有太好的方法,就此事他也曾多次跟李斯、狄仁杰、包拯等一眾朝廷重臣商議。
也許是限于歷史的局限性,各個朝臣也沒提出什么太好的建議。倒是李斯提出了依法治國的思想,但是這只能說是治標不治本。法律可以說是對百姓道德水平的最低標準要求,如果總是以最低標準為人處世,那大秦也誕生不了什么高尚的人了。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想要推進歷史的進程,是需要天降猛男的
恰巧在這個時候,左老漢的身份暴露了,左氏子孫,這個身份可是不得了啊。
當初世界上那么多流派思想,一部分成為了宗教,一部分變成了魔門,一部分則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卻也只能獨行于世,勉強歸于旁門,真說勢力的話比魔門都不如。
可若真以數量來算的話,旁門的基礎太龐大了,就算佛門和魔門加在一塊也比不過,只是不團結。
胡亥明顯就是看重了這一點,他的想法也簡單,如今左舟是魔門太子,左老漢在旁門中舉足輕重,如果他們的思想成為了大秦的核心,那絕對是有利于大秦延續下去的。
只不過,其中還有些細節需要處理,胡亥也在猶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