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陳旭在游戲業界也是名聲在外,講真他這近幾年的游戲有好也有壞。
現在若是能夠躺贏一次,那也是極好的。
聊了一番后,孟佐這邊離開了星云游戲,而陳旭也是打開了電腦,準備進行概念稿的撰寫。
對于陳旭來說,FPS游戲的可選項其實挺多的,前世的很多精品FPS游戲都各有其優勢。
例如‘戰地’‘COD’甚至包括與如‘絕地求生’跟‘武裝突襲’這一類的游戲。
若說擬真的話,那顯然其中武裝突襲算是最為合適的。
而如果說有趣的話,那戰地、COD跟絕地求生,都是各自代表了一個自己獨特的玩法。
大戰場、純粹而最爽的突突突以及大逃殺。
但最后這些個游戲都被陳旭給否定了。
主要的話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并不是很適合,給予部隊訓練。
其中COD的話算是最不符合內核的一款游戲了。
其次戰地跟絕地求生,其中戰地考驗的是一個戰場的氛圍跟相應的配合。
但關鍵如今這個年代,就算打仗基本上也不會如同戰地中那樣了。
而絕地求生的話,只能說每個方面都涉及到了一點,但卻又并沒有多精。
至于武裝突襲,從擬真訓練這一塊來說倒是挺符合的。
但關鍵是這款游戲同樣也要面向玩家市場的,以武裝突襲趕路半小時,可能人都沒見到就死了的游戲體驗,陳旭只能說做成VR版,那太過于冒險了。
另一方面,那就是無論是戰地、COD還是絕地求生,都可謂是銷量怪物。
網龍這邊只是暫時合作,又不是自己人。
于是對陳旭來說,一個特別的游戲就成為了首選的目標了。
前世育碧旗下的《彩虹六號:圍攻》。
可以說圍攻的成功之路,算是比較坎坷的。
一開始的彩虹六號圍攻非但沒有爆火,反而承擔了無數罵名。
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育碧非常具有特色的土豆服務器跟BUG這兩個土特產外。
最讓玩家不滿的地方,那就是本身彩虹六號系列是湯姆克蘭西的一本反恐小說,當然跟COD一樣少不了黑一黑毛子。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早期的彩虹六號,并不是一款多人對戰的FPS游戲,而是一款偏向于戰術的游戲,說是策略類更為準確。
而在圍攻這一塊,早期的特種作戰更多的是一個噱頭,再加上取消了單人關卡的設定,直接讓玩家們發生了暴動,最終導致游戲的首發銷量非常慘淡,一時間差點進入暴死的狀態。
但最后在被玩家們親切稱為永遠是我大哥的育碧,并沒有選擇放棄這款游戲,而是用時三年進行修補,完善各種設定,甚至有一年沒有更新任何內容,而是進行了全面的翻修。
讓《彩虹六號:圍攻》的質量大大提升,而這也是前世許多玩家入坑的一年。
當然后面的育碧對于彩虹六號圍攻的操作也不是沒有讓玩家詬病的地方。
例如育碧過于重視電競化,所有的改動也是基于這一塊而來的。
所有真實的、常見的、經典的反恐作戰地圖全被改成房間加回廊的平衡設計。
不過從游戲設計的方向來說,實際上這其實算是一個利好的改動。
因為讓游戲更加的平衡。
而對陳旭來說的話,游戲的設定這一塊,倒是不用太過于在意。
按照前世《彩虹六號:圍攻》的設定,進行一些細節上的優化就好了,因為原版就非常成熟。
比較讓陳旭在意的是在VR上如何更好的展現《彩虹六號》的內容,還有專供版的一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