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生還者》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將這些不算突破的內容完美的組合到了一起。
游戲中喬爾與艾莉情感的互動。
從一開始的冷漠,到后來的不可分割。
這樣的情感驅動,也讓最后的結局顯得是那樣的水到渠成。
面對火螢的時候,不需要玩家做出結局,只有一個固定的結局。
可所有玩到這的玩家,卻感覺這個結局就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一樣。
此前的情感完全的被宣泄了出來得到了釋放。
可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那《最后生還者》只能說是一款非常優秀的作品。
距離神作可能還有一步之遙。
而最后離開了火螢,帶著艾莉回到山姆基地前,喬爾與艾莉的對話,則給了這款游戲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那就是如果讓艾莉選擇,她其實是更愿意犧牲自己,以此來拯救世界的。
盡管她才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女孩,可末世下的她跟和平年代下的小女孩見識是不同的。
她見過太多了,見過這個世界有多么的令人絕望。
好友的死、泰絲的死、比爾朋友的死還有黑人兄弟的死,她想要改變這個世界。
而對于喬爾來說,此時此刻的艾莉就是他的世界。
一句‘我發誓’,并沒有繼續的后續,沒有對后來模式的描述。
就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讓玩家在之前情感宣泄后的激動后,又重新擁有了一種更深邃的思考。
每個角色都不是無用的,相反他們都是有血有肉,而不是為了讓喬爾跟艾莉繼續冒險的工具人。
這種仿佛體驗喬爾跟艾莉這一路冒險的情感代入,才造就了《最后生還者》讓人回味感動的故事。
這也是其他的藝術載體、例如電影、書籍、音樂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因為只有在游戲里面,玩家才能夠真正融入到那個世界里面跟各個角色產生交集。
有一部分的玩家在體驗之前,還覺得這么多游戲媒體都給滿分可能有一些夸張了。
但在親身體驗玩過之后,則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它就是值滿分評價!
不過除了對游戲的贊譽跟感慨之余,同樣不少體驗過游戲的玩家,對于這個故事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游玩的時候,大多數的玩家都是一個念頭,那就是救出艾莉。
可游戲結束后,卻也讓一些玩家有了新的思考。
當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如同看片的時候你不會去想太多,只有一個念頭沖就完事了。
可看完之后,之前的沖動逐漸的消退。
這時候你就重新進行審視與批判,會覺得這個姿勢跟劇情怎么這么傻缺?
這個女主怎么這么丑?牙齒都不整齊!
同理,在游戲通關后之前游戲中的情感共鳴慢慢消退,不少的玩家也在思考游戲中對于人性還有世界的描繪,以及這個結局到底正確與否。
由此也是引發了不少玩家群體間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