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通關了《最后生還者》之后,艾利克斯就算是他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那就是《最后生還者》的確擔當得起滿分神作這個評價。
而且本身《最后生還者》的題材,還有對于互動的一種營造,對于獎項而言更加的具有優勢。
用電影類型的話來說,那就是《廢土1981》更偏向于商業化,而《最后生還者》則屬于商業跟藝術并重。
尤其是《最后生還者》中所展現的一切,都并不是新東西。
無論是解密、還是潛行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已經出現N多年,而且都已經成熟的一個體系。
但關鍵是《最后生還者》將這些內容跟劇情,還有角色與世界的一個互動完美的組合到了一起。
所以玩家對于游戲才能夠完全沉浸進去。
盡管陳旭詳細解釋了《最后生還者》的互動要素,可真正做到還是非常困難的。
………………
網上《最后生還者》的熱度不斷發酵。
不過這個時候的陳旭則不再星云游戲內,而是在魔都游戲部的實驗室里面。
除了陳旭外、國內如網龍、騰華等游戲巨頭的相關負責人,以及一些業界知名的設計師,都在這里。
這算是一個內部較為核心的會議了,一般的設計師跟公司都不會受邀。
“腦波捕捉的成熟技術?”聽著游戲部的部長楊晨,以及周圍技術人員的介紹,陳旭與其余的人都是露出了很大的驚訝。
腦波意念捕捉以及非入侵式腦機接口技術了,這其實并不算什么新鮮事物,包括前世就已經有了。
只不過受限于技術、成本,還有安全方面并沒有形成規模。
而平行世界雖然各方面的技術更強,但相關的技術一直也是應用于一些特殊的領域。
至于民用的則比較雞肋,例如醫療方面如聾啞、漸凍癥等患者,通過腦機接口搭配語音設備等,想要快速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還是比較十分困難。
因為本身非入侵式的設備采集腦電波,會有相對應的延遲跟信息斷缺。
但最新的技術則是彌補了其中的一個空白,而且本身技術的成熟發展也能夠應用于各方各面。
“所以,游戲行業也是廣受變化的一個領域?”陳旭聽著楊晨的話,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這個的話,他還真是不清楚。
“沒錯,包括海外那邊的話其實也已經有一些進展了。”
“到時候會有專門的外部設備搭配寰宇VR,而后VR游戲設備也會開放各個端口,當然目前主要還是面向一二線的游戲廠商,普通的游戲廠商也沒有這個資金跟實力進行試水。”
“另外目前寰宇VR的市場占有率,其實已經超過上時代的VR以及PC了,這一塊你們游戲公司的數據應該也比較關注。”楊晨一一說道。
“的確如此,不過這一次的新技術,對于游戲行業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甚至是革新啊。”陳旭也是感慨。
旁邊如網龍等人,都是點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項新技術可能會顛覆目前玩家的操縱習慣。
目前的VR游戲,所采用的還是傳統的控制器模式,也就是游戲倉中內置如手柄一樣的按鍵系統,玩家通過控制器進行操縱,只不過從雙持手柄跟鼠標鍵盤,變成了雙持控制器而已,類似于switch的可拆卸手柄。
可如果新技術能夠跟游戲項目所匹配的話,對于玩家來說絕對是堪稱顛覆。
當然具體成效,則還是需要看實際的效果。
例如其他的不說,反饋延遲接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
就如同游戲控制器跟現實設備的輸入延遲一樣,零點五秒跟一秒,聽上去差距不大可帶來的游戲體驗則天差地遠。
聽上去很美可還是要看目前能夠做到什么地步,才能夠判斷其到底會不會成為主流。
就如同體感游戲,注定只能將目標鎖定在藍海用戶跟輕度玩家身上。
至于原因?
想象一下游玩FPS游戲,或者動作游戲,讓你需要原地不停地奔跑、揮舞手中的體感控制器做出攻擊的動作。
一開始還好,可讓你持續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你能撐得住么?
與此同理,新技術到底能應用于什么類型、什么群體。
還要看實際效果如何。
但就目前來說,顯然這會是成為短期內的風口浪尖。